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本章书法作者刘军)
解析: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初唐诗人陈子昂写的这首千古名句,写透了高处不胜寒的圣人之孤独,老子深有其感。
2,“圣人被褐而怀玉”,圣人之思想智慧精神品质天下人难识之,圣人之善能天下人莫知其极,是以圣人知音难觅。但是,圣人不图求外表的荣光华丽,不图求美名传扬,不图求达官显贵。圣人是孤独的自我坚守者,是孔子所言的“吾道一以贯之”,是老子所言的“抱一为天下式”。
翻译:
我所说的很好懂很好践行,可是天下没人能理解透彻,没人能遵照执行。我讲的话都是有根据的,万事万物都有他的规律性。就是由于世人的无知,所以才不能理解我。所以能够知我之人很少,而能够按我说的去做的人就是贵人了。这就是说圣人皆外表朴实无华不求名利,而一贯的坚守保持着自己内在的纯洁而高贵品质。
启示:
孔子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老子在这里感叹“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这两位可亲可敬可爱可学的伟大圣人所说的心里话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圣贤之人众人皆难以知之何况于更是莫知其极,世人不懂圣人的原因就一个因其无知。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学习经典跟圣人学习,不但要学到他们的思想智慧,更要学到他们身上的内在品质精神风骨,老子和孔子传道授业解惑,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高贵品质就是“求真”,都讲求联系实际求真务实,后来者学而习之就演变出来较真的道家和认真的儒者。我们民族精神的道骨儒风里一个尤其宝贵的品质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学老子学道德经脱离实际脱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飘飘然夸夸其谈,尽弄些荒谬玄虚的言词和不着边际的空洞理论,如此何以为道?
祝愿我们的民族万寿无疆
祝愿我们的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祝愿华夏文明光照于世界欢迎朋友们加入《道德经》学习群一起学习交流拓展阅读:
老子说“道”——老子何许人也《道德经》解析——第十五章
《道德经》解析——第二十章
版权所有翻录必究弘扬传统文化分享功德无量愿大道广传欢迎转发分享引用的朋友们请手下留德保持原创或载明作者及出处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