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深度解析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6/15
刘文斌现在哪里就诊 http://pf.39.net/bdfyy/bdfzd/

大家好,这里是三宝易学堂,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首先我们来先看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上乘德行境界的人不自以为有德,因此反而称得上有德;下乘德行境界的人不放下对德的执念,反而不够称得上有德。

德行上乘的人纯任自然无所作为,进而能无心作为;德行下乘的人不去作为,却是有心这样的。上等行仁表现的人有所作为,但皆出于爱心,是无所为而为;上等义行的人有所作为,而且有所为而为。

上礼的人定制很多礼仪制度,有心为之,如果得不到回应,就伸手拉人强行。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

那些自以为先知先觉的人,追求道的虚华,才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处世,敦厚为上,而不浇薄;心地实在,而不流于浮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上德”:上乘德行。

“不失德”:没有放下对德的执念。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德行下乘的人,有时候也装成一个无为的样子,但是他是有目的的。

“攘臂”:举臂。

“扔”:拉。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心中的等级是道高于德,德高于仁,仁高于义,义高于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这里是三宝易学堂,如果您感觉本文对您有用,请帮忙点个赞,感谢您的支持。

三宝易学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