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版本 >> 正文 >> 正文

白岩松道德经我的生命之书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6/15
北京的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白岩松说《道德经》

年,白岩松走进上海同济大学,以一场精彩绝伦的“白说”《道德经》,解构《道德经》中的质朴学问,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为什么《道德经》是我的生命之书?

怎么跟《道德经》结缘呢?为什么它是我的生命之书?也许《道德经》也是你们在座某些人的生命之书,或者从明天开始也是你的生命之书,那我觉得挺好,我是《道德经》的志愿者吧。

24岁的时候开始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这就坏了,采访无数的大家,采访了半年之后,我觉得老天比较照顾我,幸运的触碰到了一部书叫《曾国藩》。一个多月的时间全看完,一下子觉得自己成长了不少,年,从此放下,隔了24年,去年春节前后重新看了一遍《曾国藩》。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部分的情节我居然都忘了,但是我发现价值观已经是我的了。那本书里相当多的价值观已经成为我的价值观。

读书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你以为很多细枝末节你都忘了,你就没看过这本书,不对,它已经牢牢的塑造了你。

其中曾国藩大半辈子有几次重要的学理转变,你想想看,那时候中国的文化人没有不是儒家的,都是儒家的人。所以曾国藩由儒家入仕,然后官至四品,但是在京城居大不易,四品这年头八项规定,车都取消了。后来他开始接到生命重要的转变,开始办湘军,开始由儒家转至法家,所以就有了曾剃头这样的说法,一切都是从严,然后以法家的这种只为结果,不考虑过程。但是屡战屡败,一次又一次的跳河被人救起,到现在我都没搞明白,他是真跳河,还是发现有人救他所以跳的。但是一次又一次的跳河,屡屡攻不下太平天国的总部,心灰意冷,把所有人都得罪掉了。恰巧他父亲去世帮了他,回家奔丧,闭门不出。左宗棠写信骂他,你以你爸去世来放弃天国之责任。但是曾国藩就在这次回家的过程中,重读老子的《道德经》,结果豁然开朗,突然发现刚强无法胜柔弱,或者叫柔韧,结果他带着老庄的哲学出山,人际关系全部捋明白,一举攻下南京,奠定了他的事业之鼎峰。

这是曾国藩由儒到法再到老庄的人生故事,对于我来说或许是24岁的时候读《曾国藩》隐隐约约的有这样的印象,但不记得了,我觉得是某种偶然或者命运,在36、37左右,或者35、36左右走进了《道德经》的世界。

刚才杨葵介绍,其实我觉得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去解读,成名太早,对于我来说不见得是好事,其实对于谁来说都不见得是好事。我做了一个比喻,成名太早犹如楼起的太高却没支安全网,越高越危险,如果把持不住,它就会向另一个方去转化。

我觉得累积到35、36的时候困惑很多,其实两个非常重要的困惑在《道德经》里得到了最浅显和直接的解答,当时并没有真正的走进《道德经》的世界。

第一,私和无私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第二,你得到了各方的赞誉或者是你得到了越来越多,满怎么办?

因其无私而成其私

在《道德经》里头原本是“因其无私而成其私”,我把它翻译成无私为大私,豁然开朗。你想想做新闻节目的,稍一不注意就会去揣测二老——老领导、老百姓。任何揣测都相当于下注,不一定会赢的,风险会很大,怎么办?但是当我看到“因其无私而成其私”,“无私为大私”的时候豁然开朗,一切都不必去考虑,做你该做的事情。当你真无私了,你所做的这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获取什么,你可能就安全了,用外在的角度来说就成其私了。

但是我的目的不是为了成其私——我拥有什么,而是你突然获得了某种解放。因此十年前曾经有记者问我,你做节目的时候是考虑老领导还是老百姓?引诱我说老百姓,但是我说我从来都不考虑,二者我都不考虑。那位记者很惊讶,你连老百姓都不考虑?我说我只考虑这条新闻该怎么做。当你考虑这条新闻该怎么做的时候,它就对了。

中央电视台换台长换的很勤,我希望未来稳定一点。但是换了这么多台长,我只去过台长办公室两次,全是被动的,20多年只去过台长办公室两次,还是被提溜过去的,说公事。

偶然也会有忐忑,我知道有的人经常去台长办公室,我总不去成吗?结果很多年后读到了已经去世的杨伟光台长的相当于自传里头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最讨厌那些有事没事敲我门来找我的人,又费时间又费茶。他说,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安安静静在自己岗位上做事,从来不来办公室套关系的人。

先一身冷汗,然后热泪盈眶,幸亏没去。二,感恩杨台。杨台去世的那一天是我在母校校庆,宏大的纪念场所,就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接到一条短信:刚才杨台去世了。我转身离开了喧闹的场所回家,一路上就想起了一句话,一个人对了,所有的人就都对了,这是我送给杨台的,或者叫纪念的词语。我觉得一个人对了,一群人就都对了。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回到了所谓因其无私而成其私。我们现在很多人做的很难的重要原因是科长在猜处长想什么,处长在猜厅长想什么,厅长在猜部长想什么,部长在猜想什么,人家在想的是老百姓在想什么呢?其实回到规律,回到这件事该怎么做可能靠谱。

水杯子满了,你有没有勇气泼掉它?

第二个让我走进这个世界的就是来自对满的思考,当时可以给它翻译成类似这样的意思:水杯子满了,这个水满了就再也倒不进去任何东西了,怎么办?泼掉它。

我记得十几年前刘宏大哥,作家,那阵子我得到的太多,又是金话筒奖,又是什么十佳青年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结果刘宏有一次碰见我,哎哟岩松如日中天,小心落山。我说大哥放心,我正在找一个地平线准备升一回。我就关掉了手机,辞掉了我当时主持,闲居一年去开发新节目,没有那闲的一年,我没有后来再往前走的动力和能力。

但是很重要的一点也与这种相逢紧密相关,水杯子满了,你就再也倒不进去任何东西了,怎么办?泼掉它,你有没有勇气泼掉它?我们回头去看计算机,我们先不要说计算机、计算器,不管曾经运作过多大的数目,想要再算1+1都要清0,因此清0是极其重要的过程,但是我们很难。

老子是一个特具有微博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bb/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