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开头一句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只这一句话古今解释多如牛毛,道德经五千言其实都是对首句话的注解与演绎。
老子时下的一些学者和文化人都流行解读中国文化的著名典籍,道德经也不例外,但看了这些人的解读,本人实在不能苟同,难道这么有名有素质的文化人对经典的理解已经差距这么大了吗?
在解释道德经首句话之前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基本认知,那就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从文字的统一诸子百家思想的碰撞最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文化,这三家离开任何一家来诠释中国文化都是不全面的。
儒道两家是中国本土文化,佛家是外来文化,有人会说儒道两家就可以代表中国文化,其实不然,可以说汉唐之际的几百年中都是佛家文化独领风骚,如果一个史学家写中国历史他不了解佛家文化那是没办法完成的。
儒释道三家互相支撑又互相攻击再互相融合形成了中国文化,融入到中国人的骨髓里。
之所以讲这一段是要说明的是三家的经典都互为因果,道家的经典可以用在儒释两家解读,儒家的经典可以用佛道两家解读,佛家的经典可以用儒道两家解读,并且三家有时候的词语都互相借用,这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色。
孔子那么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意思呢?
老子本人所悟的这个境界就是儒家所说的中庸的境界,佛家所说涅槃的境界,老子给它一个名字叫做“道”
有些人又解释“道”,有无为之道,真一之道等等,真是笑掉人大牙,但是也有道理。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第一个道我们已经解释过了,第二个道,通俗的解释是“说”的意思“表达”的意思等等,到底对不对呢,我本人不认可,但也不能就把这种解释否定掉,为什么呢?这需要大家来评判。
我们首先要了解“道”这个文字的意义,第一个是道路、路径的意思,第二个是规则、法则的意思,第三个是指形而上道。而说话表达的意思是在唐宋时期以后才流行的话,老子却不是在这个时代。
第二个“道”是什么意思呢
可以说就是路径的意思但这是引申义,并且这样解释还是不全面。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解释呢?这就不得不借用佛家语言了。
佛整段来解释第一句话把它演绎开来就是:老子说,我所悟到的这个境界给它安个名字叫做“道”,它是不立阶梯没有路径可循的没有办法指示给你,如果有个路径可循就不是那个“道”了。
佛家说:举心即错,动念即乖。离语言文字,才有是非,纷然失心。我所悟的这个“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它虽寂然不动却感而遂通,我所悟的这个“道”只要你有所动作有所行为有所解释就不对了。
名可名,非常名是对道可道,非常道的解释。它的意思是:我所悟的这个境界没要办法表达,勉强给它安个名字叫做“道”但你不要以为它有个名字也不要以为它有个名相,否则就不是我要表达的“道”。
这样解释只是一家之言,也不能诠释“道”的涵义,但可以帮助大家正确的理解“道”
“道”是需要悟的,悟道修道证道行道,才能体会出老子的真实本意。并且“道”的这个境界勉强这样讲吧,它是真实不虚的,并不是我们后世学者所理解的抽象的概念,把它理解为只是形而上的一个名词。
最后或许有人问你说了一大推还是没有讲出“道”到底是什么境界。如果我是老子我会说“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