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告诉你人生的大智慧第一是别费劲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3/24

《道德经》第一章

本章论点:论变通的必要性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个世上的道理都想通了,也就那样。人间不值得。”

人的迷茫与颓废,大多是从认为自己明白了道理,也看透了人间真相开始。

当你真正体会到“明白了所有道理仍旧过不好这一生”时,你需要觉悟。老子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智慧首先是要知道:道可道,非恒道……

原文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译

道可以说,但因为它包涵太多、变化的无穷无尽,说出来就不是哪个道了;名可以命名,但每个事物包含的需求意志是不断变化的,命的名概括不了事物的本质。

天地万物本来是没有名字的,名字出现了代表着需求的意志出现了,需求意志出现就生出了万事万物。

所以看问题时常要把需求意志一层层“无掉”就能看到事物从本源变化到现在的秘密;同样也要时常把需求意志一层层加上,就能推敲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

你看啊,事物由本源变化成现在完全不同样子的两件事物,同一出处但名称已经不一样了,它们之间就如同缭绕的黑线一样,绕啊绕啊绕啊绕啊,这就是世间万事万物的奥妙法门。

启示

如何在错综复杂、无穷无尽的变化中,洞悉事物的根本与趋势。

告诫:

1.道理可以讲,但你永远讲不清的。如其去讲讲不清的道理,不如先依规矩办事。

2.事物你可以通过它的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但你理解的不一定就是事物的本质,做法同上。

3.对于新鲜的看不懂的事物,通过“无掉”表面去找本质,通过需求去推敲它的发展结果。

4.万事万物总是物物相连、事事交织,要学会变通去领会人生的奥妙。

(如何变通?顺其自然、天人合一。)

导读:《道德经》是一篇学术论文点击详细了解《道德经》的成书背景及关键解释

1.《道德经》作者老子,名李耳,是东周皇家档案室主任,请叫他李主任

2.《道德经》是李主任被粉丝劫黑时写给国家领导的学术报告:《论如何治理天下》

3.道,是李主任假设的一个造物系统/不可知的意志;讲道就是论宇宙的本源规则

4.无,是道系统的初始状态;有,是系统执行程序开始运行生产万物的状态

5.名的本质就是需求的意志

6.宇宙观:宇宙是一个大系统,它的第一指令需求是,宇宙万物变化演进是为需求服务的,需求必定会生出分歧,分歧必定引起变化…无穷无尽。

大部分人认为《道德经》比较适合有丰富人生经历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有所领悟。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应该在步入社会前,读一读《道德经》,带着对世界的一个大体认知,会更利于年轻人如何面对、修正自己的社会实践之路。

如果你读过后感觉还可以,请推荐给你认识的年轻朋友。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3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