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张海燕论生命的意义读道德经有感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0/11/21

论生命的意义

——读《道德经》有感

张海燕

第一次读《道德经》,无从下手的感觉。目前只读了前言,目录抄写了三遍,找到自己能够理解的结合注释看了一下,此时脑皮层异常活跃,思维乱飞,所以这篇文章估计是有些肤浅,请大家见谅。

先来说一说《道德经》的作者老子,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的有关道家哲学的基本范畴为道家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由此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到庄子时,道家学派已经与儒、墨鼎足而立。可是由于老子距今的时代非常遥远,加上《道德经》只有短短的五千言,因此从北魏时期开始,我国学术界就一直对老子的生卒年月以及《道德经》版本争论不休。(前言概括总结)

古圣人加上又是距今很遥远的言说,所以我们今天看的这本《道德经》从时光隧道穿梭而过,这其中是长途跋涉,历尽艰险,想必也是沉淀着中国文化的大智慧的。

所以我先翻出自己能够理解的地方,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这一章,老子主要探讨人的生死问题。生和死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生给我们带来欢喜,而死亡给我们带来悲痛,所以很多人都会很快地回避这个话题,很多人谈“死”色变,但是无论我们如何惧怕死亡,死亡都不会给我们怜悯之心,它也不会因为我们惧怕它而避开我们,它会像一个我们无法预料的炸弹,随时在我们身上引爆,谁也逃脱不了。死和生相对而生,因为我们的降生,所以死亡就会随之而来。有生有死,福祸相依。

大家可以翻看我们的语文书上面有许多的关于珍惜生命、时间的名篇,这其中就是在渗透这种思想,比如《匆匆》、比如《夸父逐日》是不是会给我们一些感悟呢?时间那么容易流逝,何必为一些小事烦心事苦恼呢?抬起头,往前走吧。

在这一章中老子又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给我的感触最多,这句话的意思是天生长命的人占十分之三,天生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这是天命无法破解,我们只能淡然面对,任何人为的干预都是于事无补的,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在下句“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就是说本来可以长寿的人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早亡的占十分之三,那这自己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文给出的答案是:“以其生生之厚。”什么意思呢?注释中解释是因为对生活执着过度了。

那是什么让生活执着过度了呢?人是有思想的意识的动物,思想意识的发达是人类摆脱蒙昧进入文明的标志,人类的智慧使人有了对生活不同事物的不同感受,太过于在意所以就心里发生许多不同的变化,最大的是比较心、欲望、执着心。这些东西处理不好,就会让你陷入各种苦恼。苦恼,郁闷的情绪总是挥之不去,时间长了就会毁坏身体,我想这大概就是自己造成的一个短命的原因吧!

比较心就是在生活中一个人总是希望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好,而且总是喜欢跟别人比较,比较出来的不如意就越想越憋气,越来越觉得没意思,郁闷的心情总是在心中堆压,时间长了就把这些负能量传播给别人。就比如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家长总喜欢扎堆在一起比孩子的成绩,然后比不过的就心中含有怨气,接着在孩子身上爆炸。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氛围中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压抑。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小孩在父母的影响下,也经常会滋生这样的比较心,在班级里面经常会跟其他同学进行比较。这时候班主任的责任就来了,我们需要在班级里面给孩子培养出健康的心态,不能让孩子互相的恶意比较,而是学会带领孩子看到别的同学身上的长处,学会欣赏别人。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喜欢在班级里面发现成绩差的学生,看到他的爱好或者某一个长处,会大肆的夸张地表扬,小孩不仅会变得自信,而且还会慢慢改掉坏的习惯。同时有利于班级班风的形成。

唉,我有时候还在想,一代名师鬼谷子如果能够做好思想指导工作,特别是扭转好庞涓畸形的比较心,历史上孙膑和庞涓的同窗相残事件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除此之外,人还因为欲望而痛苦,但是没有欲望人何以进步呢?所以我觉得这需要一个度来权衡,因为我们生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可避免的。

欲望非常容易膨胀,而且往往会焦灼我们的内心,尤其是欲望远远超过我们当下能力的时候。欲望其实并不是坏事,我们会有想过上更好生活的欲望,于是会驱动我们日夜兼程,全力付出。但是一不留神,我们的心经常会纠结,持续焦虑,加上长吁短叹,还伴有自卑情绪。我经常会有短暂的这样的情绪,所以请大家多多鼓励我。

如果没有人鼓励,我就会马上顺其自然,调整自己的情绪,给自己来点心灵鸡汤,因为我每天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决定我的生命质量,过多过长时间的负面情绪,例如焦虑、压力、忧郁都会对我的生理系统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状态。

但是我很多时候为了完成一件事情,又会特别执着,比如为了完成师父的研学作业,我会有点焦虑、压力,事情多了我还会晕沉沉的。但是,我仍然会努力完成。因为我的欲望是能够把事情做好一点,珍惜这十之有几的生命概率。

当然,并不是外在欲望的实现,才能让我内心得到满足,而是先有内心的满足与安宁,才会有外在的显现。所以我尽力而为,顺其自然,当我想明白了这些,我就没有什么心里负担了,因为我沉迷于感受这奋斗中的美好,来不及想那么多了。我只要沿着自己的道路往前走,内心就会非常踏实,如果背后有一位师者在后面持续地监督着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6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