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新译序言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3/25

编者注:

从今天开始转载张三愚老师的《道德经新译》,一天一章,让我们跟随老子的智慧,跟随张三愚老师的智慧释意,打开自己的智慧,一起踏上实修悟道之旅。

序一

古今者,谈玄论道者多矣!但以“道”成文著书者,唯老子也。盖大道“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悟道难,而传道更难。老子因尹喜道缘,以《道德经》一书传道,尤为难得。老子之道,可知,可解,可传,可行,可证,可悟。悟道之人,“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正因如此,能借《道德经》之良机悟道,也是后来人之人生一大幸事。老子著书,挥洒自如,一气呵成,文字般若如行云流水,“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时因文字写于竹简,老子书成即飘然而去。尹喜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自行排序。后人遵循“先入为主”的版本,故《道德经》至今八十一章依旧为传统版本,逻辑和顺序多有不同。此次,《道德经》新译版本对八十一章顺序做了重大调整。如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作为第一章,而将“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作为最后一章。从道之生,到道之用,更合乎文章逻辑。《道德经》书成,因无标点符号,故后人根据不同理解自行断句。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一字之差,谬之千里。《道德经》新译也藉此对很多篇章的文字断句做了大幅修改,以其更接近“道”矣。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改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原文的断句,容易对天地、圣人的“不仁”产生误解,而新翻译的文字,更强调天地和圣人的仁。天地和圣人的仁是一视同仁,天地不因谁用刍狗来供奉它而区别对待;圣人不因谁拿刍狗(比喻阿谀奉承和送礼)供奉他而特别对待。此外,关于老子所讲的“愚民政策”、“寡心无欲”、“小国寡民”等,也多有误解。此次《道德经》新译以大道至简、正本清源为宗旨,将其一一还原。道之难解,难悟,更难行。古之大德译《道德经》,侧重点各有不同:尹喜侧重于修行,吕洞宾侧重于内丹,李世民侧重于治国,王弼侧重于译文,南怀瑾侧重于国学、佛学。甚少,以“道”为翻译之重点。盖因“道”之玄妙,无般若智慧,难释道之妙义。《道德经》新译,直击“道”之本源,让“大道至简,返璞归真”。人人可解,人人可行。《道德经》言简意赅,内容宏大。大至宇宙,小至微尘,有修身,有长生,有用兵,有治国,更有无为取天下。所以,《道德经》之妙在于用。新译本侧重于实用,不再是讲“道理”,而是讲“道”。道理服务于头脑,道服务于心,支持于行动,实践出真经。孔子曾在拜访完老子后谓诸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为罔,游者可为纶,飞者可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乘云风而上。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道德经》新译过程中,在老子思想之大海中游弋,方可体会孔子之言名副其实。老子之道,助你羽化成龙,遨游天地之间。老子之道:大矣,大至超越时间,“大曰逝”;广矣,远至跨越时空,“逝曰远”;妙矣,妙至涵盖乾坤,“远曰反”。道之运行,“周行而不殆”。时至今日,道返矣!大道归来,期有缘众生,大道同行!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吾曰:道行天下,四海一家!

序二

古今中外各类经典很多,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道德经》?因为《道德经》解读了字宙实相和人生智慧的本源,它所探讨的“道”是一切智慧的源头。我们学习,就要从源头下手,这样会少走很多弯路。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如佛陀、耶稣、穆罕默德、孔子等很多古圣先贤,他们通过各自的生命实践探索走出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同时成为很多人的引领者。那么,这些先贤在探寻真理过程得到的体验和感悟,指导他们自己及他们的学生们过了什么样的人生?是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活的教导”呢?

在中国有一位圣人,他出生在群雄纷争、跌宕变幻的春秋战国时期,不经意间又处在政治漩涡的中心,其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之严峻远非一般先哲可比。但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为而成、不求而得、最后又逍遥而去。非唯自身,其培养的世界级的兵圣、商圣、道圣和医圣莫不功成名就、全身而退。这位圣人是真正“活的教导”。他就像求道旅程中的每一个你我他一样,我们在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重大问题诸如健康、家庭、事业等他都一样遇见,并屡屡用“道”的智慧逢凶化吉,百战不殆。这位圣人,就是老子,老子的一生就是部活的经典。《道德经》没有给出很多高深的道理,却为我们工作和生活指明了道路。经典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段文都是来自于老子生活中的经历、感悟、总结,但是在书中,老子把这些时间、场景、人物都去掉了。为什么要去掉这些?他不希望这些条件要素对今天探讨《道德经》的后人形成干扰。在经典形成过程中,先经历了“为学日益”,把自己的经验感悟浓缩出来;再经历了“为道日损”,把那些经不起时间和空间检验的或换了不同人物就不再有效的都“损之又损”了。所以,老子留下来的是可以放在任何时空,对任何人物、任何事件都行得通的“道”。《道德经》告诉你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但字里行间从来不做道德评判,从来不做概念定义。它给你展示每一条道路的结果,并且支持你去到你想去的地方,它把生命主权还给了每一个探索、学习《道德经》的人。它不是来限制你的,而是来解放你的,把你从狭隘的限制里面完全地解放出来,让你变得更大。二十一世纪是人类进化史上的转折期,人类的文明将向更高的维度跨越。我们原来的所知所见,已经不足以支持我们更好地扩张和发展。这个时候学习《道德经》,是让我们拿回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内在的智慧生发出来。我们不要带着旧有信念系统的镣铐上路,我们要非常自由轻松的——不需要牺牲身体、不需要割舍家庭、不需要跟所有的旧的能量对抗,就可以迈向崭新的生命旅程。祝福所有的读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7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