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第81章为而不争,原文如下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3/2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①辩:在这里,是有口才,会申辩的意思。

②积:是积蓄,贮存的意思。

这一篇,也是道德经中的最后一篇。我也来跟大家用白话文翻译一下,大致意思是这样说的:

真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行为善良的人不善于用言语自辩,爱用言语自辩的人不一定善良。有真知灼见的人知识不一定广博,知识广博的人没有真知灼见。有道的人什么也不保留,他愈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越是把自己的一切给予他人,自己就越加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有道的人的法则是施惠于众人而不与人争夺。《道德经》的结语,人生主旨,治世要义皆在此中。老紫最后一次告诫世人:坚守虚空,甘居下位,利民而不害,善为而不争,不要被美言所迷惑,不要为虚名而逞巧,不要为虚荣而炫耀。

这一章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言”和“知”。老紫认为,真诚的言论听起来并不美,也不够雄辩。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一定知识广博,但是他们一定能抓住人道的根本。后半部分讲天的法则是“利而不害”。圣人效法天道,只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而不做与人争利的事情。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这里的“美”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和善,而是指华而不实。所以,“美言”指的就是花哨漂亮,夸大其辞,以取悦于人并骗取他人的信任为目的的言语。真正善良的人,绝不会与人争论是非,他们虽然在行为上表现得木讷,但是脑子却十分清醒。他们看起来十分愚钝,既不善于评论别人,也不善于为自己争辩,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清澈如水。老紫认为,不善于用花言巧语来争辩的人才是完美的,其本质也是善良的。尽管我们常说“言多必失”,但是言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然而,在老紫看来,言语的负面作用比正面作用要大得多。老紫之所以这样说,绝不是要我们不说话,而只是想突出“善辩”的弊端。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发现,自己并不是特别喜欢那些很善变的人,毕竟我们都是想过和谐的小日子,我们并不想把每一天都过得像是在开辩论会一般。我自己身边就有好几个这样的熟人,只能说是熟人吧,因为谈不上是朋友,他们都自认为口才很好,什么事情都要去争论一番,结果搞得自己人缘关系很差,更可怕的是,他们自己还意识不到这一点,每天仍然还是一副随时准备开一场辩论会的生活状态。说实话,这样的人,够讨厌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7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