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无门槛读懂简帛版道德经第十七章解读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6/13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猶乎其貴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注本)如下: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好的君王,人们只知道他存在;其次的君王,人们亲近、赞誉他;再次的君王,人们畏惧他;最次的君主,人们辱骂他。

不值得信任,于是有不信任的事情发生(安,连词,于是,asaresult,很多注解此处不明)。

犹犹豫豫地(怕影响到周围的事物),最好的君主往往都很珍惜言论(即很少发话干预)。事、功都圆满了,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该这样(圣人王天下,能让百姓成功,但是百姓察觉不了圣人的功迹。正是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无为却无不为)。

本章承接上章“内圣外王”,说明圣人治世的特点。

上等君主治世无迹,潜移默化,人们只知其人不知其迹;次等君主仁义治国,人们亲爱他;再次者强权驭民,人们害怕他;最次君主倒行逆施,人们辱骂他。

若水中观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