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全文 >> 正文 >> 正文

老子道德经总论,道的解读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3/3/22
北京湿疹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8839620.html

不知从何日始,大众把道可道,非常道理解成了大道可以描述,那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便有了大道不可描述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无疑是片面的。

有一个词叫做文以载道,文章是用来说明道理,表达思想的。

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一字一象,这些象正是道的表现,语言与文字又是相互对应的,奈何语言与文字不能表达大道呢?

我顺便提一嘴这个象,是以物观物,万物不着我之色彩,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无我之境,天人合一之境,而这个相呢,是以心观物,是一种主观感受,所谓相由心生,是有我之境。道家多用此象,佛家多用此相,二者没有优劣。

当下一有人谈经论道,就有人唱对台戏,说能用言辞表达的都不是真正的道,大道只能悟而不可言说云云,为何如此啊?

道是客观存在,既是客观存在,为何又不可言说呢?不是因为不能说,而是因为大道太宽泛了,宽泛到虚无,没法子概括,只能具象化描述。

老子道德经解读,大道解读,恒道解读。

1.道大。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化,其大者包藏宇宙,大到无所不在的时候,必定在众人能感知到的微小地方也有其存在。正是因为道的大才注定了道的微,就像光一样,如果能够把整间屋子照亮,那么每一微小处无不光明。道大到什么地步呢?大到虚无的境地,故道大到不可道。

2.道微。道微小到什么地步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大和微是相对而言,上面说了是大注定了微,同样的大也是微的积聚,微到无所不在,故道微小到不可道。

3.道逝。道无时无刻运转不息,万物出生、成长、成熟、衰老、死亡都是道生发作用的结果。宇宙中各种天体在不停运转,也是道的作用。由于道的运作,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故道逝不可道。

4.道远。道具有发散式的显现作用。万物若想生长必须要向外围扩散,乃至宇宙也向周围膨胀,故道远不可道。

5.道反。道具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趋势。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种欲擒故纵的思想是对反者,道之动最好的诠释,做事有时要反其道而行之,故道反不可道。

6.道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能量与物质是恒定的,只是在相互转化,拿花草来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凋落的花草化作养分,使花草获得新生。万物都处在循环往复之中,故道复不可道。

以上说了道不可言说之处,皆为不可描述之恒道,所举例子只是对道的具象化,万物皆为道化,万物是道非道而不离道,与金刚经三句义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又名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下期我们一起来解读道德经第一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1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