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知道《道德经》,是道家始祖老子所做。其实《道德经》的原名并不叫道德经,而是叫《老子》!那这本书是如何出现的呢?
老子多年前,老子李耳,为了避世,隐居时路过函谷关,受当地治理者关令尹喜挽留,然后相拥而坐,相谈甚欢。老子为尹喜治理函谷关出了许多主意,尹喜也深感此主意之妙之重要,就恳请老子把这内容写下来。于是老子就为尹喜写了五千言,尹喜也相当重视这五千言,就亲自刻字成册,并定名为《老子》。
函谷关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首,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都曾经向老子问过“道”。
司马迁的《史记》在对现在的《道德经》进行论述时就是称其为《老子》的。现在在学术上有的人主张为《老子》正名,也就是说要还原历史、尊重历史。
但是我觉得尊重历史固然重要,但我想最重要的并不是这本书叫什么名字,也是其中的内容。
《道德经》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还有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几句。
道德经里的这个道,可不是一般的道,是不寻常的道,是万物运行的常识规律。
作为传统文化里的经典,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它叫什么名字,而是其中的内容,去阅读,去领悟才是最重要的!
你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1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