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全文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第五章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0/8/19
中科爱心救助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3913.html
每周一课。学习传统文化,弘扬道德经髓。精读

《道德经》第五章:多闻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chú)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天地是无所谓仁慈仁爱的,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刍狗,古代用稻草轧制的祭祀礼品),一样对待。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一视同仁。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会越出来越多。为政不在言多,多言就会导致穷途末路,不如少说话多做事,按照自然法则去做事。,本章的核心是“多闻数穷,不如守中”。1、老子通过天地对待万物,圣人对待百姓,都是一视同仁,同样对待,这两个比喻,说明了天道,空虚而作用极大,人道,少说话多做事,且要按照自然法则去做事的道理,主旨是宣传“虚用”,同前两章相连,犹在宣传“无为”,所使用的方法,仍是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会。2、老子表达的为政之道是宣传“无为而治”。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不如保持虚静状态。3、要深刻理解这里所说的“中”的含义,中,就是自然法则。守中,就是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虚静无为,万物反能够生化不竭。中,也可以理解为心中,言多必失,把要说的话留在心中,少说多做,修心养性。中,不是儒家的中庸之道。4、有为,胡乱作为,总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老子在本章最后所提出的警告。为人之道,我们做人就应该像天地圣人一样,对待他人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要像个大风箱,心里空无一物,而又能让包容一切,虚而不屈,虚而有用,少说多做,修心养性。做事不偏不倚,不求汇报。为政之道,在于“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静无为,顺其自然。为人处世,应该学会去掌控话语权,做到不该说的绝对不说,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如果是确实需要说的,要说理透彻,一鸣惊人。平时要保持虚静无为状态,少说话多做事,严格按照自然法则,自然规律办事。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采取又所为,有所不为,最终达到无所不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