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私话:
用“水”来比喻“道”,是非常贴切的。“上善若水”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频率最高的《道德经》章句之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表达了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善利万物,强调水的作用,也是道的作用。其二是不争,强调其发挥作用并不带主观色彩。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道,对万事万物都是有利的,其运行不因人因事改变。就像房子的基础是地基,地基不与外边光线明亮的装饰相争,却支撑着整个房子的方方面面,它处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就像道一样。
接下来七个“善”,分别对人处的位置、心态、为人、诚信、管理、处事、时机七个方面进行表述,能把握这七个特征,就符合“上善若水”的思想。居善地是懂得像水一样“处下”,生活中要正确认识自己,摆好自己的位置;心善渊是心态像深渊一样沉稳,做人不骄不躁;与善仁是像水一样滋养万物,懂得与人为善;言善信是从诚信出发,以诚待人;政善治可以引申到管理过程中,学会掌握规律处理事情;事善能是处事过程中能有条不紊,有理有据;动善时是善于把握时机,应时而动。这七点都是水的品质,能做到这些,也就能避免失误。
第八章告诉我们如何做到像水一样为人处世。要做到“利万物”需要的是不断提升自己,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做一个有用的人;“不争”属于典型的谦虚属性。人往往习惯处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做自己熟悉的事情,这样才有安全感,恰恰是这样的安全边际阻碍了人自身的发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域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让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而发挥自身的价值才是“利万物”。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老子教会我们提升自我综合能力的不二法门。认识自己,学会做人,努力做事,把握时机,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当下,都是我们不断寻找,同时也努力遵循的“道”。
国学私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