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同学想看大部头的书,但是拿起来读几次就搁置了,没有耐心读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起每期读一点大部头经典,日积月累完成读书计划,增加人生智慧吧。
原文内容及白话文内容取自古诗词名句网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
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圣经》外被译成外文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第七章》翻译及注释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注释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②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因为。③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④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⑤邪(ye):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眾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翻译及注释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注释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④渊:沉静、深沉。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