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网络整理自韩鹏杰《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分享
想要点亮生活,就得心里有光,就得有光源。《道德经》52章末尾说:用其光,复归其明。大家有光就得有光源,电不充足的时候那就得充电,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光一直持续长久。而读书就是充电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班固,东汉时期的史学家,在《汉书·艺文志》里边直截了当的就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道家这个思想流派,他是史官出身。史官有一个特点,就是清醒冷静理智。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总结历史的成功之术。班固把道家的思想概括为四个字:清虚以自得(守),卑弱以自持。拿清和虚作为智慧产生的前提。拿卑和弱作为持身之道,处事之方。所以下面我给大家要解读的就是这四个字:清、虚、卑、弱。这是班固概括出道家的宗旨。那么他对这四个字的评价是什么呢?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是使人获得最大的成功的智慧。真的有这么玄吗?这四个字里边到底包含着什么样的天机呢?我一个字一个字来给大家分析。
清
清静,一提到这个词,我们大家想到的就是宁静以致远。我们现在有幸生活在历史上最浮躁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静不下来,就谈不上什么智慧,读书也是能让人静下来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我们来看一下15章这句话: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浮躁焦躁暴躁狂躁的心里变得清澈清晰安静宁静呢?那就静之徐清,静下来慢慢的沉淀,就像水一样。说白了你我的人生都像那开着盖的,装满水的水杯,上面不停的落满灰尘,如果静不下来,我们老是摇晃它,哪怕只有几粒灰尘,它也永远是浑浊的状态,放在那让它慢慢的沉淀,过一段时间,污浊沉到下面,上面就变得清澈清晰了。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宁静以致远。白岩松说,如果在《道德经》里边找两句名言,这句话都应该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把它抄成条幅挂在自己的书房里。静之徐清,静下来慢慢的沉淀,静下来产生智慧,我们才能处理更大的更重要的事情。我们来看45章最后这句话:清静为天下正。天下最重要的智慧,最正点的智慧——清净,要想管理好别人,先管理好自己,想要领导好别人,先领导好自己,想要领导好自己,先领导好自己的情绪,领导好自己的心灵。清,善静者清,宁静以致远。所以,想做好领导,想做好家长,第一个有定力,第二个会沉淀。拿水一打比方大家对这个问题就清楚了,善静者清,宁静以致远。
虚
虚的含义是什么呢?虚怀若谷,满招损,谦受益。这是我们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智慧。虽然满招损,谦受益是出自于《尚书》,不是出自于《道德经》的,可是《道德经》里边在这个意义上是非常强调的。我们来看11章,这个车轴的中间是空的,车辐条才能插进去,使车轮旋转;杯子中间是空的,才能装进水,装进米,装进酒;房子中间是空的,我们才能住进来;我们心里是空的,不是满的,我们才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看得见别人的长处,学得到别人的优点。
说到这我就得给大家说一下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在《道德经》里边的真正的含义。我们来看22章,少则得,多则惑。知道我们知道的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向别人学习,谦逊谦虚,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的获益,不断的进步。认为自己知道的多,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那就会进入到一种迷惑。所以平常大家说不要贪多嚼不烂,这不是《道德经》里真正的含义,真正的含义是讲人的一种认知的态度。
《道德经》里有一章非常好玩,我们来看一下71章,这几乎是我认为见到的最有智慧的一个绕口令。知不知,上。知道自己不知道,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不断的读书,这才是有智慧的。不知知,病。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这就有病了,你知道自己有病,知道自己知道的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反而这个病还治好了。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最有智慧的绕口令,大家回去不妨读一下,这一章越读越有味道。
卑
卑不是卑鄙的意思,而是谦逊谦卑。那么在《道德经》里边具体把这个卑讲得是一个什么样的重点呢?就讲做人,要善于处下,低调韬晦,这是《道德经》里边从头到尾强调的一种最基本的领导的理念和处事的理念。我们来看一下68章: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把这种产生的力量,提到这么高一个程度,善于处下才能像水一样滋润万物,善于处下才能真正居上。
所以在我们文化中有一段大家非常熟悉的话,讲的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来看一下66章,开头这段话我们大家都熟: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在咱们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边,江和河可就只有两条,长江黄河,其它都叫水。所以你看现在就好理解了。大江大海为什么成为大江大海呢?地势低啊,善于处下,其它的水系就都汇到它这来了,可以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叫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个人老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团结谁去?
那具体处事的方式是什么呢?那就要讲究低调。大家千万不要误解《道德经》里边这个低调,就是总把自己放在低的位置,不是的。一个人位置越高越成功,越要保持这种谦逊谦让的低调的态度与作风。所以大家一定要理解《道德经》里面讲低的一个前提是跟高相对的。最后这两句话: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6章)。一个国家最锋利最尖端的武装力量,不要老是到处炫耀。我们都像一条鱼一样,我们都有一片生命之水,不要老是张扬炫耀往高跳,什么时候跳到岸上的时候,那就自寻死路了,那就叫脱于渊。
弱
弱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让人成为弱者呢?不是。弱是懂得示弱,各位算一下,其实我们这人生,总共就那么几十年的时间,所以王观在《红芍药》里给我们算了一个账,他就说,人生七十古来少,这活到七十已经不得了,在那个时代,又十年娇小,又十年昏老,剩五十年了,又一半被睡魔分了,剩下一半时间睡觉了,人生有效的时间也就那二三十年的时间。你说在这个时间里边,老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把我们的精力智慧浪费了,是不是有点可惜啊?既然知道这一点,有些事就要懂得示弱。一个人懂得示弱,他才有朋友;一个人懂得示弱,他才能够有积蓄力量的机会;一个国家也是一样,懂得示弱才会最后战胜所谓的强者。所以道家讲的弱不是让人成为弱者,是懂得示弱,柔弱胜刚强。
我们来看78章这句话,给我们举了一个非常好的形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想想看还有比水更柔弱的吗?拿什么容器装就是什么样,可是水发挥作用的时候,大家知道它才不柔弱。都说水火无情,水是排在前边的,真正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挥作用的时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道家讲的弱是让人懂得示弱,柔弱胜刚强。
人物名片
韩鹏杰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教授
好书好世界
嗨约读书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8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