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本章通译:
上等的德不追求德,是以这样为有德。下等的德不想失去德,是以这样为没有德。上等的德没有作为是没有以之去作为,下等的德作为这样是有以之而作为。上等的仁作为是没有想要去作为,上等的义作为是有想要去作为。上等的礼作为之后而没有回应,则从衣袖中举起手臂而手用力扔别人。所以失去道之后才是德,失去德之后才是仁,失去仁之后才是义,失去义之后才是礼。礼这个概念,是忠心和信任都很稀薄了,而是混乱的开头。前面说的,是道的浮华,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居处在道德厚重的地方,不居处在道德薄弱的地方,居处在道德能结果实的地方,不居处在道德的繁华易逝的地方。所以去除远处的取得近处的。
逐句讲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德,是直目一心行走在路口,十是目光的交集,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