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道德经》中,一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中的“道”似乎成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道德经全篇都在讲道,可是很多人看了依然一头雾水,“道”到底是什么?道德经中,有三样东西常用来比喻道:婴儿、女人和水。
一、道是“婴儿”
初生婴儿常用来形容“道”的那种自然而然的状态,道就是自然,而婴儿之初生,好比一张白纸,是最自然的,没有经过任何认为雕饰的。在《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婴儿根本不懂你男女之间的事情,但他的小鸡鸡怎么就会勃然举起呢?这就是自然,是一种人的本能,昭示的是一种阳刚之气,初生婴儿就有着充沛的精气。在道德经中,老子有很多词用婴儿来比喻道。
二、道是“女人”
在《道德经》,女人也常来用来比喻道德经的“道”。女人乃人类之母,是人类得以生存延续的根本。在道德经第六章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句话大概意思就是对奇妙的生殖之母的崇拜,女性是天地所由出的根源。它连绵不绝却隐而难见,但它的功用却是永远用而不竭的。在这一章中,老子把道比喻为雌性的生殖本能,他认为“道”是一个“能产”的女性(玄牝)。
三、道是“水”
子的《道德经》中特别推崇“水”的精神,在《道德经》中,老子多次提到水,那么水到底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老子认为水是最接近于“道”的东西,他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那么,水都有哪些精神呢?水具有“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具有以柔弱胜坚强的品质;这都是老子所主张的“道”的品质。《道德经》就是以水喻“道”,用水的柔弱与顽强来形容“道”的特征。因为水的品质符合万物本原的“道”的特征。
小结:
道德经的道是什么?婴儿、女人和水!老子用这三种事物所具有的品质隐喻了“道”的意义。道德经的“道”,非常道,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慢慢理解,道不可名,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
/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