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人生大道的最好ldquo护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8/11
白癜风的药物 http://pf.39.net/bdfyy/tslf/190620/7232741.html

文|这是钱老师第篇文章

关键词:经典

从传统经典汲取智慧,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

人的一生中认真地研读好一本经典,作为自己精读的东西,这是进步最好的一种途径与方法。

对我而言,这本经典就是老子《道德经》。

南怀瑾先生有个比喻,他说——儒家就像粮店,那是生活的必需品;佛家就像百货店,琳琅满目,你进去逛一下,不买东西也有收获;道家像药店,有病的时候有问题的时候,那就要找到《道德经》了。

《道德经》被誉为“众经之王”。微言大义,从《道德经》约字中,看到了伟大的东方哲学思维。这位真正的“先哲”,开辟出了一条“大道”,千年后的我们,得以在这条大道上继续前行,得到智慧的“护持”。

在对《道德经》的理解,我有两个老师,一个是今天我推荐韩鹏杰的《道德经说什么》这本书,韩教授用毕生心学精读一本经典,可以说对我们理解道德经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一个就是王东岳教授,他对道德经的解读也是深刻的,且视角独特。

01

其人

“老子”两个字都是尊称,老子姓李,老在咱们文化里代表着颇高的一种智慧和境界,“子”是尊称,老师的意思。老子在周朝担任守藏史,相当现在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档案馆的馆长,以及天文台的台长。

02

其书

《道德经》核心就讲了两个字——道和德。“道”字在这本书里重复出现了七十多次,“德”字在这本书也重复出现了四十多次。

大家公认的经典本却只有两本,一本就是河上公的本子,叫“河本”,分为八十一章每一章上面都有标题,“抱朴”,“无为”,“守真”。

另一个经典本是王弼的《道德经》。毛泽东说:“《老子》王弼本最好。”

《道德经说什么》是按八十一章来精讲,应用了“以经解经”的方法。

03

其道

道是什么?一阴一阳之为道。

老子衡量事情的最高原则就是“道”,即大道。我们走在道上,第一个面临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没人否认——方向和目标。

有了方法和目标之后,要明确大道的规则和边界。那么“道”包含六个方面,方向、目标、规则、境界、边界、底线。德就是按照道去做人做事,把道搞清楚了,你按照道去做事,就是有德。违背了这个道就是失德。

谈谈我学习《道德经》中的五组关键词。

第一组关键词:有和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

这是《道德经》的主旨,这是我们解读了世界的本源,认识事物的方法。

“有和无”。有和无这两个方面就是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的两个方面,同出而异名,只不过有的你把它叫做有,有的把它叫做无,都是这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成立。

“有和无的转化”是世界运动的规律,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想要做难的事情,做大事,先从小的事情做起,从容易的事情做起,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练出本事。

第二组关键词: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道是向它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五个字正是对全书思维方式的总结与概括。

“反者,道之动”,我们首先得懂得换位思考,其次要求我们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器晚成,大巧若拙,大成若缺……这不都是“反者,道之动”的具体的例证。“反者,道之动”也讲道的具体的运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第三组关键词:弱者道之用

弱者,道之用”。贵柔守雌,这是道家的宗旨。

柔弱胜刚强”其实是告诉大家要懂得示弱,不妄自逞强,不自谓强大。这是一种使自己能够走得更远,获得更大胜利的思想与智慧。更重要的是隐藏其光芒。学会“韬晦”,力量不够的时候示弱,为自己争得机会。柔弱是战胜刚强的一种胜利的方式和手段。

第四组关键词:无为

道家讲的无为是什么?

“无为”是一种智慧和境界,懂得无为的正确的道路和手段,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效的为,也就是用无为的方式,达到无不为的这种效果。

分三个方面:

第一条就是不妄为,不瞎折腾。

第二条,“不多为”。做事情要抓住关键,要举重若轻,这样才能有更好的结局和结果。

第三条“有所不为”。其实人生说到底,生活的态度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做加法”,不停地累积叠加,无止境,欲壑难填嘛;另一种,就是“做减法”。我们的欲望减少一分,“知足者富”。

第五组关键词: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在我们文化里占据的地位非常高,做人要做上善若水的人。

上善若水”概括一下:善下,善渊,善仁,善信,善治,善能,善时,善清,善胜。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水去的是什么地方?又低又脏的地方,大家都不愿意去的地方,水到那干吗去了?行善。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双赢的含义。善“下、渊、仁、信、治、能、时、清、胜”,这是智慧和格局。所以老子借助水的形象,把他从战争、政治、人生中领悟的这种智慧与品德传达给我们。

通临的赵孟頫小楷《道德经》

《道德经》,讲的就是走大道,懂有无,知转化,按照规律、规则来做,结果水到渠成、自然而然。道、德、物、势,“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最后送“三宝”给大家。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说我们要有慈爱之心,真诚待人;我们要谨慎节俭,戒骄戒躁;我们还要懂得先人后己,自利自他。现在强调“不敢为天下先”是说,做领导,领着大家做事,要懂得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要懂得先人后己,不要私欲膨胀,不要什么事情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9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