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道德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fú)惟弗居,是以不去。
直译:
人们都以粉饰之美为美的时候,就会造成恶的后果;
人们都以伪善之善为高明的时候,其结果反而是有害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以天道治天下还是以人道治天下就会导致的不同的结果。
所以圣王以天治天下,并为天下立天道自然之教,让万物顺其自然天性而不横加干涉。
天地生养万物不会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为主宰,万物已成也不会自居功业,正是因为天地不自居有功,所以天下才会永久的太平和生生不息。
意译:
人们都以粉饰之美为美的时候,就会造成恶的后果;
人们都以伪善之善为高明的时候,其结果反而是有害的。
天生万物,万物天性不一,只有顺遂自己的天性各美其美,才能美美与共而成天下之大美。人道非道,所谓的美善反而会产生东施效颦和文过饰非等不好的行为,这些背离天性的行为都是有害的。
以天治天下,则天下有道;以人治天下,则天下无道。人道生则天道亡,天道生则人道亡,这便是有无相生之理;
人道贵有,有则有限,以人道治天下则难;天道贵无,无则无限,天道足全,以天道治天下则易,是谓难易相成;
以天道治天下,天道足全,则天下长治久安;以人治天下,人道不能周备,就会导致天下乱亡,是谓长短相形;
天下有道,圣人以道为尊,以德为贵,成社稷之大功,是以高;若离道悖道,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是谓高下相倾;
天下有道,百姓安居乐业,政令一出而天下应;以人治天下,天下无道,百姓生活窘困,就会民怨四起,是谓音声相和;
天下有道,无为而天下成,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天下无道,就会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是谓前后相随。
所以圣王应该以天治天下,并为天下立天道自然之教,让万物顺遂其天性自然而然的化育,而不横加干涉。天地生化万物,不会把万物据为己有,也不会宰制万物,天下大业功成,更不会自居有功。正因为天地任万物以自然,所以天下才会各正其位,各尽其性,各成其命,天下才会长久的太平而生生不息。圣人治理天下,难道不也应该这样吗?
解析与思考:
《道德经
》第一章讲的是:道是天下的本源,所以人要遵从道的法则;第二章以天人两道治天下的不同结果,告诫君王人道是不足以取天下的,让君王明白只有遵循天道才是治天下的最好选择。
前两章连起来,老子的形象呼之欲出:第一,老子的心态是居高临下、睥睨万物的;第二,老子的态度是不折不让,直抒胸臆的。让人联想到一个忧心忡忡、恨铁不成钢的前辈的形象。仔细品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及“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两句话背后的语气和态度,就差指着人的鼻子了说:你们都胡说八道些什么呢!所以那些说老子消极的实在是天大的误会。
为什么“美之为美”不足取呢?
首先,万物所生发的时节环境不同,参差错落才是常态,怎么会有一致的东西呢?最简单的,世界上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吗?
其次,对人来说,所生长发育的环境不同,怎么可能有一致的审美和价值观呢?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吗?即便长得一样,气质、思维、生活习性也会一样吗?所以生态美才是美。只有尊重差异性、各美其美,才能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太平的自然和谐之大美。
第三,这种私人性的审美一旦成为公开的社会评价标准的时候,便会导致各种恶性风潮,从而扭曲人的天性。毕竟审美独立的人太少了,大部分人的价值观都是被外界诱导和塑造而成的,特别是认知浅陋的人更容易被诱导。古代有东施效颦和“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型,今天有整形、美容、追星、模仿秀等各种奇葩,包括那些快时尚的品牌货,甚至大部分的所谓名牌,这里面有多少真正的美呢?
同理“善之为善”的标准在哪里?以谁的标准为标准呢?天地生万物的时候,从来就不会为万物标画美丑善恶的属性,万物只是自然而然的生死轮回,各从其命,各尽其性罢了。所谓的美丑善恶,都不过是私人性的一己之好恶。
所以人道非道,不足以成为美丑善恶的判准,故恶已、不善已。只有天道才是终极的判准。合道为善,悖道为恶。推而广之,这些善之为善和美之为美的标准,也正是家事、国事、天下事纷纷扰扰、祸乱不休的根源所在。
家事上婆媳纷争是最典型的例子,根源在哪?一家人利益上的冲突会有多少,更多的不就是到底听你的多一点还是听我的多一点的问题吗?不就是这些美善的标准和价值观问题在做崇吗?
国事上如果没有主心骨,就会党派林立、群情汹涌,看似热闹,其实是在制造混乱、靡费国事。看看西方国家所倡导的三权分立和多党轮值制度在政事上的表现,便可以明白所谓的“美之为美”和“善之为善”是多么的伪善和做作。还好我们始终是清醒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才能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天下事:西方强行推销的所谓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由此所导致的国际社会战火频仍和生灵涂炭,让民主和自由基本上成了祸害的代名词;而新冠疫情,更是让“人权”一词沦为西方又婊又立的标志。这些海盗的后代们忠实的继承了他们前辈的基因,嘴巴上的仁义道德都是用来律人的,只是为了方便他们背后打黑枪、下刀子。
我们常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民主、自由、人权”本身是个好词,可这要看从谁的嘴巴里说出来!西方的所谓文明史,就是一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罪恶史,也是一部其他被奴役民族的血泪史。以西方人的观点,无耻则无敌。所以到底什么才是美善的标准呢?国际社会所通行的丛林法则和“拳头下面出真理”是真的真理吗?
人道是不足恤的,唯有天道才是终极的判准。万物只有遵循道的设定才能自然而然的和谐共生。圣人乃同天合道之人,代天治天下,所以圣人只要辅天地以自然就可以了,又何须悖道而行呢?
回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句话,其天人两道所导致的后果在修齐治平的各个层面上也是适用的。
譬如创业,如果没有对一个产业底层规律的深刻洞察,在一个生产力过剩、竞争饱和的环境下创业无疑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只有洞察规律,并预知未来变易的方向,那么就可以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做出创新性的安排,或创造新产品、或创新商业模式、或改变生产方式,从生产力、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这三个最基本的结构点出发,大幅提高该行业的产业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从而闯出一条新路。
这些年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大部分是因为从本质上把握了互联网这个创新的工具、在生产关系上做出了颠覆性的改变。这就是有无相生和难易相成的道理。
企业有大小,产业有不同,但其背后经营管理的逻辑和原理是一致的,这就是为什么要通道的重要性。很多过去辉煌的企业熄灭了,是因为它们只是得了一时之势,当阵风过去,猪还是猪,甚至会掉下来摔成肉饼。而那些通透了产业底层逻辑的企业,就会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提前布局,因把握住时代机遇而大放异彩。产业和企业的盛衰兴替里,就是长短相形和高下相倾的道理。
企业发展了,如果想要更大的作为,就要担当更多的责任,要有家国概念和济世的胸怀,这就不是还惦记着往自己兜里装几个钱的问题了。平台化和生态化是近几年热门的概念,但践行的却屈指可数。因为这需要更高的境界和胸怀,非有道者不能行。“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这句话讲的就是平台化和生态化的路径和方向,也是对企业家更高层级心态修炼的要求。
当一个企业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地区或某个产业的底层的生态平台的时候,那么我们想一想,这还仅仅是一家企业吗?而企业家还仅仅是一家之主吗?马老师为什么将要遗臭万年,任正非为什么将会流芳百世,大家想过这其中的奥妙吗?这里隐藏的就是音声相和和前后相随的奥秘!
回顾历史,从伟大的程度看,毛主席才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最伟大的践行者。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三大法宝,从工农联盟到人民战争,从为人民服务到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带领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在文化和制度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我们这个民族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只会越来越强大。这就是对天道法则最恢宏的实践。为什么伟人可以光耀千古,这里面就是答案。
前两章是道德经的核心内容,也是后面章节的大纲所在,所以一定不要泛泛的理解。把这两章理解透了,后面的解读就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同时也会大幅降低理解上的难度。
道友敬启:孩子想学习《道德经》,但作为家长,是不太放心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注解的。而少数大家之作,对孩子来说依然过于艰涩难懂。鉴于孩子的精神食粮之安全,不得已亲自下厨。但个人学识有限,解读仅是一家之言,还望有兴趣的同道,可以多多指教,以求尽可能探究出《道德经》的大道真义之所在,利人利己,贻厥子孙。同时也为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个人公号如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