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的经文,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对外审慎用兵,对内审慎用罚。这不仅仅是老子的思想体系,也是孔子的思想体系,老子、孔子都在传承、传播中华文脉,一脉相通的道统。
难治轻死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民不畏死”,死都不怕,为什么?为什么不想好好活?第一个问题,最基本的问题,吃不饱。苦恼有很多,但苦恼和苦恼不一样,有的苦恼是软性的苦恼,比如:看见下雨就难过,看见落花就葬花,考试没考好等,这些是软烦恼;所谓的软烦恼是自己努力的不够,或者是无事生非带来的烦恼,所以今天的人们,软烦恼比较多。硬烦恼不是烦恼,硬烦恼很简单----吃不上饭。
不挨饿,就好管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百姓有这样的硬烦恼,怎么来的硬烦恼?百姓没饭吃,吃不饱,重要的原因是在上位的人,在上位的人只有一个使命——照顾好百姓。当现实情况是,在上位者把自己照顾的很好,“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百姓自然有硬伤。这是从经济角度讲的硬伤。还有政治上的硬伤。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以为百姓不好管理,今天布置一个新的法令,明天又搞一个运动,政治管理很怕大的运动。政绩工程,是可怕的问题。老子所说的有为,他有一种基本的思维体系,有为不是指一般的上班,去履行职责。不不是不,老子提到的有为,其实是折腾,是过分的去做,在上位的折腾,“是以难治。”
管理真的很难?创造价值,给客户创造利益是管理的必然,这个是必然的;管理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目的,作为管理者,从考虑团队的人身、心需要出发,去呈现的管理是最好的管理。
有人会问,你说的挺好?应该怎么做?那个道理很好,可是怎么做?比如学校要以成人为目标,培养完善的人格,该怎么做?传承王道,怎么行王道?有等等类似的问题,就意味着错过了整个要点,当真的知道那个很重要时,实现他的方法是非常多的。
所谓的难以管理,其实是不应该存在的情况。难以管理,大概还是主要的管理者,在考虑团队切身利益的时候,还是考虑不足、不够、不充分、不全然、纯度不够。
行王道,真爱民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从经济到政治,再把圈划小一点,到个人的生活。在上位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多年前《孟子》里写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谁家厨房里有肥肉,马圈里有肥马?贵族之家。百姓一脸的菜色,尸体遍野,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这样的管理者,简直就像带领野兽把人吃了。
再往前追溯到年、年前,境况却不一样,越是学历史就越懂得传承王道的重要性。天下安泰,百姓安康唯一的道路,即是传承王道。
《论语?泰伯》中记载大禹: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禹是个贵族、王。可他“菲饮食”,菲:薄,菲薄。薄饮食,粗茶淡饭,“而致孝乎鬼神”,对鬼神有致敬之心;“恶衣服”,穿一般的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关乎国家威仪时,把高贵、得体的衣服穿出来;“卑宫室”,盖不高的房,可是“而尽力乎沟洫”,在水利工程上竭尽全力。“禹,吾无间然矣!”对于禹,孔子说,我不知道怎么赞美他才好。
最近几年,整顿行政办公楼事项,有些地方的办公楼,盖的太浪费了,为何不把这个钱拿出来盖学校?教育,是需要全社会聚焦、用力的重要领域,需要各种人力、物力上的倾斜。教育是撬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因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