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写在凉爽的傍晚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6/23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http://pf.39.net/bdfyy/bdfjc/181126/6670968.html

母亲节快到了哦,记得陪陪家人。

上一篇记录了一下孔子讲的“仁”,这一篇还是它!我在我的微博“专一的银色的膜”中提到过道与儒的区别。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的“仁”是何意呢?就要从这句话说起了,老子的意思是一切顺其自然,所有东西在老天面前都跟刍狗一样,没有区别。那么这个“仁”很明显讲的和孔子所倡导的的“仁”基本一致,都是“生命感通”。

紧接着就晓得道家所说的“圣人”的必备条件了:圣人需“不仁”,也就是圣人需要抛弃所有情感。怪不得当年抱朴子说:仲尼,儒者之圣也;老子,得道之圣也。

世间俗人占多数,所以儒家就更加深入人心。但是孔子提倡“仁”会不会是受了老子的影响呢?他多次问道于老子,《道德经》写出来时,孔子30多岁。而且春秋时期文字并不统一,对于“仁”应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他俩如出一辙就让我浮想联翩。

可能是一个超级大俗人想得道的故事吧。

想起了《觉醒年代》辜鸿铭的一句话: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讲的实在太棒了!这才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啊!

哈哈,老友来看我,真是太开心了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9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