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介绍
韩鹏杰
西安交通大学国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安交大教工读书会会长
陕西终南老子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第一、二长安老子文化节主讲嘉宾
清华研究院特聘教授
网易“爱课程”国家级精品课《道家的智慧》主讲人
年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精读《道德经》第1集
我们今天先来跟大家一起解读一下第一章,道德经八十一章,门户在哪儿呢?
就像我们说易经有两扇门,乾和坤,推开这两扇门,你就可以登堂入室了。
道德经理解这个道德经的两扇门就是第一章和第二章。
我们先来看第一章,第一章大家要了解的核心的字是什么呢?
是无啊各位各位各各各位,谁看见过风啊,我先把形象给大家,再来讲这一章,否则就大家觉得太难了各位,你们谁看见过风啊?
没人看见过风,但风是不存在的吗?
存在呀。
那所以风不仅存在,而且发挥巨大的作用啊所以你看我们写文章、讲话老用这样的词儿,民风、党风、作风、家风,大象无形却力量无尽。
现在你就拿风的形象作为这一章的形象的代表,现在来理解,也就知道道德经强调的是什么。
大家都看到有形东西的作用,哎金钱、财宝、财富的,有形的。
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东西是无形的却力量无尽的。
精神有形状吗?
信仰有形状吗?
理论有形状吗?
都没有啊。
可是假如我们只看到有形东西的作用,没看到无形东西的作用,那结果是什么样呢?
我们的物质世界越发达,我们的精神家园就用花鼓。
飘里,现在不就这样一个情况吗?
所以大家注意,道德经里边大家都看得到的东西,它不强调有形的东西,作用大家都知道,可是无形的东西的被大家给忽略掉了,他重点就在强调这个问题。
现在大家再来看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家注意是正确的断句啊。
五名,天地之始,这是正确的断句。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教。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大家看了一遍,听了一下这段话,理解不理解?
从头来。
老子一开始就告诉我们,道这个东西啊你不用形象,你没办法理解它的。
道这个东西是高的,你把它讲出来就低了,道这个东西是全面的,你把它讲出来就片面了。
道可道,非常道,为什么呢?
因为名可名,非常名,名就是语言和逻辑,你用语言和逻辑来讲道,语言和逻辑是有局限的,你把道讲出来也就变成一个有局限的道啊所以应该怎么样呢?
应该用形象来领悟。
接着往下看啊,无名,天地之始。
名不就是定义吗?
命名嘛。
所以大家不要把无名两个字加到一块儿,天地开始的时候是无形状的。
混沌一片。
用什么东西来概括呢?
无名天地之始,天气开始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无啊,你没办法对它定义,它没有形状啊,一切东西都看不清楚。
等天地分开了,群星列阵了,我们看得清楚了就叫做有有名,万物之母,把它叫做万物的母亲。
哎各位想,你说我们小孩从小读这样的书会是一个什么感觉?
一遇到一个高大上的东西,母亲的母字就出现了,他老读这样的书,当然会对母亲有一种尊重,有一种敬畏。
什么叫文化?
你文的先摆在这儿吧,连文都没有,你怎么样让让他画呀?
你现在给他看的那些文章,什么学的。
是网上的那些东西,他怎么画呀?
怨不得他们。
为什么我们中国有这样的好的这些文章,你大家都不让自己的小孩好好学,这不是一个浪费吗?
有名万物之母,天地成形了,万物裂震了,我们把它叫做万物的母亲。
那现在我们怎么观察问题呢?
天地开始的时候叫做无,后来又有了,无中生有,万事万物出现了,我们怎么观察事物呢?
常无欲以观其妙。
任何事物都有有和无两个方面,大家前面已经看得清楚了没有无,你不知道什么是有,两者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所以任何事物都有有和无两个方面,不是吗?
各位。
是一个肉体,这叫做有,可是每个人都有精神世界呀,这个精神世界可是大象无形的,没有这个精神世界,只剩下。
那肉体,那叫行尸走肉啊。
所以任何一个事物都有有和无两个方面,所以我们观察一个事物也应该是这样,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教,观察它的边界。
晕了吧?
怎么理解呢?
风啊。
世界历史上最早给封定级的人是谁呢?
唐朝时候天文学家李淳风,陕西扶风人,写写推背图的那个袁天罡、李春风。
他他是个当时的天文学家,最早给封定了级。
大家知道风这个东西,从无的角度你观察它的妙处,它大象无形,但力量无尽。
从。
有的角度你观察它的边界,一级、两级、三级,你这不是有边界吗?
你观察出它的边界,你看这桌子,桌子的概念是一个逻辑上的、精神性的概念,可是桌子不都是有边界的吗?
大小从这个角度,你观察它有的部分,观察它的边界。
如果大家还对这个问题没有了解,这个老子这段话的来源好像是天上飞过来的一样。
那我告诉大家,理解这个里边最关键的一点在哪?
大家知道舞蹈的舞字大家会写吧?
嗯你把那舞蹈的舞字底下的腿抹掉,你再加上四点水,你看他念什么?
这不就是无吗?
老子最早这个无的这个概念,它就是从无演变过来的。
你说舞蹈这个东西太奇妙了,一个人在那儿跳跳跳,大家看到的都不是它的形体,而是形体之外的那个巨大的力量。
因为古人啊原始人跳这个舞。
好啊就是图腾舞蹈啊虽然只有那么一些动作,可是大家感觉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力量的鼓舞。
原始人不是用舞蹈的方式来动员生命、来鼓舞生命、来激励生命、来团结生命吗?
所以老子从这个看到你看这个有形的东西就这么一点儿,这点边界,可是他这个精神的作用发挥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大家都只看到有的东西的作用,没有看到无的东西作用。
老子这一章就告诉大家,我这本书里最强调的是大家看不见的那个无形东西的作用。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观察人的精神世界、人的思想世界、人的理想信念,你看,这不就是力量巨大嘛?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教,教。
就是边界有个无啊你看下面,你前面说这任何事物都具有,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呢?
大家看下面这句话,此二者同出而异名。
有和无这两个方面就是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的两个方面,同出而异名。
只不过有的你把它叫做有,有的把它叫做无,都是这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大家看这杯子,他为什么成为杯子?
有的部分是它的外表,可是大家用的不是无的部分吗?
中间空的部分吗?
没有空的部分能叫杯子吗?
没有。
外边有的部分能叫杯子吗?
同出而异名。
大家看看房子,哎你你你为什么能做进来?
房子中间是空的,所以我们能住进来。
但是房子如果没有,有的部分呢墙、地、棚都没有,你你你。
那也不叫做对。
所以这任何一个事物啊,这都是有和无,都是它的两个方面。
所以你看问题不能只看见有的方面,你也得看见他无的方面、空的方面,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全呢就进入到哲学层面了,因为大家看问题都只看到有的东西的作用,没有看到无的东西作用,真的,你把有和无两个方面都看到了,这就是一个高级的思维的水平,叫做悬。
再往下念,下边,这是什么?
全民入学的重要职能,怎么理解啊?
同谓之玄。
可是同谓之玄是有和无两个方面都在呀。
如果你更根本的看到了这个无的作用,无形东西的作用,那。
那叫理解我这本书的真正的门户,玄而又玄玄而又玄就是把有去掉,单看这个无不是说老子不否否定有的作用,认为有的作用大家都能看得到,这边界啊这个东西啊什么这个物质世界的有形的东西大家都看得到,一个人长得多高、多多矮,漂亮不漂亮大家都看得到,可是谁知道另外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没有一个人能了解另外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所以女同胞天天在那儿讲,你懂我多好,谁能懂你?
谁能又懂得另外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懂得那就叫宗庙之门了,那就不得了了,玄耳又玄,众妙之门呢。
所以道德经里就告诉大家,我后面给大家讲的很多东西,包括你,你要不信的话,你看一下四十一章。
那你看他讲的这些事情不都是他前边已经列出来了,后边让大家。
首先注意到的嘛。
对。
大象无形。
对呀。
嗯是这样。
这不就是无嘛?
它没有形状啊没有形状大家都不注意啊,大家觉得是个空的、是个虚的,一个民族只看见有形东西的作用,看不见无形的东西作用,这个民族真的没希望了。
对。
所以老子就告诉大家,有和五两个方面你都能看到,这已经水平就够高了,叫做悬。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看到这无形东西的无比巨大的作用,精神力量的作用,这就叫众妙之门。
不了解这一点,你就没有办法理解我这本书要讲的很多的内容,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大家听那个白居易的,看那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句话?
嗯。
此处无声胜有声。
不对呀,没生怎么会比有生力量更强大呢?
就是这样啊啊这个地方生也有了,大家反而觉得不对了,无声涵盖一切,有这不是众妙之门吗?
有一本书叫扬州画纺路,里边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说书的人叫李天旭,这人给大家讲什么呢讲张飞喝断当阳桥,讲三国,比现在百家讲坛那些人讲的历史故事要好多了。
现在百家讲坛弄一些大学教授在这讲历史故事,讲的又不生动啊,人家说书人不一样。
这李天旭讲三国大家都等着听等着听哪一段呢?
哎这个张飞到底喊多大声音才能把桥贺断了?
大家都等着看到底多大是。
嗯前边儿的铺垫都讲好了,的确人众多啊,都等着听这李天旭把前边儿的这个铺垫都铺垫好了,等到张个喊跌那个石头时候,姿势做出来,嘴巴张大,一生没有。
大家感觉到耳朵都是惊雷鼓阵,因为这时候不管你喊多大声音,大家都觉得不可能把桥刻断,用这个五涵盖了一切。
有啊,这不是理解的这个问题,又理解到一个高的妙处了吗?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了解了这个无的作用无形东西的作用啊这个呃看不见形状的这个大象的虽然。
变得形状,但力量无比巨大,这样才能够对这本书讲的真正的内容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大家会有一个疑问说哎对不对?
这老子为什么老强调这个方面呢?
是不是他看不到有的方面的作用呢?
不是的,因为在座的每个人,大家都看到有形东西的作用,就像都看到争的作用、强的作用、近的作用。
可是另外一个方面呢,按照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解,和它具有相等力量的那个方面,进哎哎退若不争还有无,这不都是按照阴阳之谓道的方式来理解的吗?
和这个具有相等力量那个方面,往往为大家所忽略了。
所以老子告诫我们,你们看不到的事情,我给大家提出来,告诉大家。
把重要性讲给大家听,不惜矫枉过正。
你读道德经是有这样的一种看法,怎么那个部分他老不说诶那么大家都知道我为什么要讲啊?
大家都知道事情我讲了不就没意思了吗?
可是另外一个方面,跟它具有相等的力量方面,被大家忽略的方面,我把它强调出来,给大家讲出来,这就是这本书的特点。
所以今天我们拿这个事情做一个总结。
各位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一个事实?
在世界上众多的民族中,只有我们一家是以方位来命名的,东西南北中啊中国呀、东非、西非、北非不算,那是殖民地的划分,真的有历史的传承的,只有我们一家是用方位来命名的。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为什么叫中国呀?
叫中华。
什么意思啊?
是不是认为我们处在世界之中,所以我们叫中国,不是有人这样给大家解释的吗?
我们中国人认为自己处在世界之中心,天地之中心,所以我们叫中国嘛。
我们的周边都是什么人呢?
南蛮的确是个什么虫,北狄敌是个什么偏旁犬,釉西腔枪上边是个什么头啊?
扬字头,都属于动物世界,他就我我你这解释不好嘛,东、夷、夷嘛也好,不到哪儿去,看不见叫夷嘛,所以我们才把这个日本人叫小日本。
你这样给大家解释,大家觉得中国人老老大,帝国的心态老自大,这不好。
那怎么解释呢?
其实我们叫中国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这种思维的方式综合的思维方式。
而这个中和大家不要把它解释偏了,所谓中和就是阴阳两者的相辅相成。
大家看一下第四章,念一下开头这句话,倒冲二、六、五,倒冲就够了,大家知道那个冲是什么意思吗?
我们的哎冲着没写二中那两点代表什么?
嗯还不知道。
那大家再看一下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复阴而爆阳。
你看这个冲的两点就代表阴和阳,中气以为用阴阳两者相互中和。
对吧?
这不就是冲嘛,讲究动态嘛。
啊所以咱们这个中啊就代表这种思维方式,阴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这种综合方式可不是否定一方,它讲究是两者相辅相成,有和无不也属于阴阳的两个方面吗?
啊所以咱们叫中国啊最强调的是这样的一种思维的方式,二中冲。
二中也就是阴阳两者,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已为和。
你把这个冲也可以念成中阴阳两者气嘛,阴阳二气,两者相辅相成。
这个思维方式在我们中国就应该是我们这个文化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帜。
因为世界上很多文化都讲究胜利,就是把对方干掉,只有中国文化不是这样,中国文化讲究这两者。
相辅相成,能够共赢,这种文化对世界的文化会有非常大的贡献,它应该是我们文化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帜,为什么?
因为这个钟本身指的就是旗杆。
大家写一下那个中字,你看看啊,在以前的文字中啊,那个上边还带着飘带呢。
钟的本意就是旗杆,原始先民的时候是有图腾的,图腾做成旗帜,旗帜插在哪儿?
插在旗杆上,旗杆插在哪儿,不管差在哪儿,反正大家都认为是恰到好处的地方。
所以大家知道从这个旗杆演化出来这个钟的含义就叫恰到好处。
中国人认为这阴阳综合的方式也恰到好处,这旗杆插的地方就是恰到好处。
不信你看,现在中原文化的代表。
河南不还在用这个字吗?
这事儿中不中?
中,那不是恰到好处吗?
哎你看那个前两天这个我看报道这人还出来了,原来我们那个女跆拳道的冠军叫晨钟,河南焦作人,他母亲生他之前,问他父亲给你生个女儿肿不肿?
肿。
你看起名叫陈忠,大家可能认为哎这老师你就骗我,你你说这个钟是旗杆的意思,你有什么证据吗?
其实证据大家不用到外边去找,身边就有。
打过麻将吧?
嗯没打过,也看过吧?
啊美国小学生从小学打麻将,你看认汉字认得特别快啊麻将是谁发明的呢?
渔民呢?
嗯每一个这个游戏器具的发明都跟他这个这个群体生活的实践相关。
不应出海捕鱼。
鱼怎么论呢?
一条、两条、九条。
我好欢乐。
用什么装啊?
一桶、两桶、九桶,卖多少钱呢?
一万、两万、九万。
嗯就剩下哎渔民出海捕鱼最关心的是什么事儿啊?
东、西、南北风。
就剩下三张牌了,大家注意下,这三张牌白板不就是船帆吗?
洪承畴不就是为官嘛?
目的只有一个,发财。
你看完了,就这么简单。
所以你看啊哎哎这个估计最后出来的时候都会减掉的。
所以大家注意,我刚才说这个思维方式啊,你看把它推到这么高的,它就是应该是我们文化高高飘扬的一面旗帜。
你看很多人打麻将的时候,很多地方打麻将红中都不能去掉大。
提不倒。
对,代表的就是这样。
所以这个都是历史文化中有这样的一种形象,你也可以说冥冥之中自有它代表的正代表的形象的出现。
所以现在大家理解一下,就这章讲的是第一章强调的是有和无两个方面。
从天地开始说起,天地的起源我们叫做无,万物产生我们叫做有。
所以任何一个事物都不能脱离开有和无两个方面,我们从有的方面观察的是它的边界,从无的方面观察的是它的妙处,因为大家都看不到的,观察它的妙处。
嗯这两者合到一块儿来来理解,那就。
叫做玄,水平已经蛮高了,把有去掉,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9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