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治吗 http://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一、道《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只有一个方向的路,叫做“道”。出现分叉路,叫做“岐”。丁字路口,叫做“巨旁”。有四条的十字路口,则叫“衢”。有五个方向的岔路口,叫做“康”。六个方向的岔路口叫做“庄”。七个方向的岔路口叫做“剧骖”。八个方向的岔路口叫做“崇期”。“崇期”的意思就是四条路相交,路口特别多。“崇”,充也,道多所通,人充满其上如共期也。有九个方向的路口,叫做“达”。“达”的繁体字是“逹”,“逹”同“馗”。《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辵(chuò)从首。从辵首,乍行乍止也。首者,行所达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道”之引伸为道理,亦为引道。“道”的本意,就是指道路。老子用形而下的路,引申为形而上的道理,有两个原因:一,“道”只有一个方向,没有分叉。二,“道”字,有一个走走停停又不停地四下张望的行路人在赶路的意象。引申为形而上的最终极最根本的道理,就是尚未分叉过的路,也就是“一”。所以在《道德经》里面,“道”在有些语境中,可以和“一”互称。用这个没有分叉的路,来指引那些走走停停不停张望的赶路人,则会使得他们不会因为岔路口太多而迷失方向。对于一个赶路人来说,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二、德德,升也。从彳(chì)悳声。升,同登,慢慢走,走走停停的样子。彳,小步也。悳(dé),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直从心。直,正见也。心,象形字,指人心。“德”字,从字源上看,由三个组成部分:彳,直,心。即小步慢慢地走,内心淡然而坚定地直视正前方,行于大道之上。“道”,都是关于路的。而“德”,则都是关于走路的。“道”引申为宇宙终极道理,那么“德”,也随之引申为对这个宇宙终极道理的把握,并行于其上。三、经经,织也。――《说文》。按,从丝为经,衡丝为纬。凡织,经静而纬动。纵线为经,横线为纬。经书,即由经线静止不变引申为不朽的可以传万世的著作。和经书相对的,是纬书。除经书外,经典、中医里的经方(和时方相对),都是取“经”字的这个含义。四、思道、德、经,三字合起来是说,宇宙中存在着一个亘古不变的大道,人行于“道”上,叫做“德”。阐述这个道理,以及怎么把握并行走在这个道理上的方法的不朽著作,叫做《道德经》。“道德”二字,已经被后世庸常流俗化,多用于人伦琐事之意。世无大道,异端以“道”居之;世无玄德,妄人自鸣功德。“经”字,也被流俗化了。古人云,先有真人,后有真言。真人真言,方能万世不朽。而后世,佞人狂语,自诩为经。夷狄胡鬼,出口成经。何其鄙也!击奸邪,妖异亡。正道兴,天下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9593.html
上一篇文章: 道德经里的16字做人智慧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