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乐维杨涛老师的真实感述
来自
*说来惭愧,我第一次接触《道德经》居然是在加拿大,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朋友聚会,听到有人在用英文讲《道德经》。我当时很不可思议,发现西方人对《道德经》的理解居然比我们还深刻。他们甚至会把《道德经》的英文翻译便携本随身携带,经常翻阅。
上个世纪初,《道德经》在世界上已有七八十种外文译本,几乎每一种语言都至少有一种译本。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西方,除了基督教的《圣经》之外,就属《道德经》的译本种类最多。
《道德经》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一文化遗产之所以引起人类心灵的共鸣,在于其中包含的和谐文化,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怀。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学习道德经,我也特别有幸认识了杨崇旭老师,并且有机会在贝乐维听杨老师为我们详细解读《道德经》,体味人生的温暖。
杨崇旭
讲师
介绍
现为北京市道教协会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驻会副秘书长及常务委员、中国文物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北京道教协会理事、北京市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协会员,北兰亭书友会会员等。
课程时间:每周六上午9:30-11:30
欢迎大家来电
-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