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的底层逻辑,老子的高维境界,我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3/3/14

上一期我们谈到了“道可道,非恒道”的真实涵义,并通过类比哲学史上一些近似“道”的概念,指出了在“道”的理解上可能(仅仅是可能)存在的误区。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道德经》所阐述的是人类最根本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历史上无数次被提出、被思考、被讨论,而《道德经》也并未另辟蹊径,远离人间,去讨论人类认知以外的问题。

《道德经》有两点独特之处:一是它直指问题的本源,二是明确提出了解决方法。所以说短短五千言,已经涵盖人类认知的所有核心问题。

那么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就是《道德经》这部书的底层逻辑,以及老子所达到的高维境界。

一、《道德经》的底层逻辑

所谓“底层逻辑”,指的是我们思考问题时,必须确立的那个核心。

只有确立了这个核心,所有的思考才有价值,否则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么《道德经》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

《道德经》的第一个底层逻辑,我们以前也多次强调过,它是“认识论”,而不是“本体论”。

像上期视频提到的:有人,才有道,你用你的道看世界,我用我的道看世界,我们的世界(名世界)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我们都是自己世界的“造物主”。

至于道、名、无、有的这种认知结构,则是人类共有的,所以我们才可以相互交流、论道。

道,不是独立于人的一种实体或者精神,如果你这么理解,就回到了上期说过的逻各斯,回到了绝对精神,甚至回到上帝了。

那样你就无法理解,为什么老子在《道德经》里一再告诫我们要“为道”,和“为学”一样去“为道”,只不过两者方向不同,一个是“日益”,一个是“日损”,但“道”和“学”一样都是可为的。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道”做些什么!

西方文化里,人能对“上帝”做些什么吗?能对“绝对精神”做些什么吗?

显然不能!

在老子看来,“道”就是一种认知工具,这个工具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人正是通过它认知天地万物,所以有人,才有作为认知工具的道;有道,才有人类认知中的天地。

这就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真实涵义。

一些朋友说你这不是唯心吗?其实,这又要提到一个哲学常识了,就是唯物、唯心,和本体论有关。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这是本体论研究的问题。

而这类问题,老庄也好,佛也好,是不回答的。

前面说过,东方哲人们研究的对象不是“物”,而是“心+物”,他们所说的世界,也是人类能够认知到的世界。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七十一章说: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庄子则在《齐物论》里说: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老庄的意思并不是说,你不要不懂装懂,而是说,你要知道人类有不知道的事情。

佛又怎么说呢?《金刚经》里说的是:“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也就是说,如来所悉知的是心,确切地说是心的认知功能。所以“心猿”孙悟空,飞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这就是《道德经》的第一个底层逻辑,从内容上说,它是“认识论”。

第二个底层逻辑,则从形式上说,老子是借用了三维世界的意象,来解释高维境界里一些语言无法描述的东西。

“道”本身就是个三维意象,这个我们下期详细解读。

水也是!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用水流动就下、善利万物、无所不在这样一些特性,来比喻道的类似特性。

但如果我们把水的特性总结出来,然后用它来描述“道”,那么境界层次就下去了。

什么“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你怎么不说洪水滔天、生灵涂炭呢?

为什么《道德经》我们感觉难懂?就难在这种维度的转换上。

所以我们尽量避免用三维视角去理解《道德经》,而要透过文字去理解文字背后的东西,去体悟老子描绘的那个境界。

比如第14章“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捪之不得名曰夷”以下,描绘的是念头的自然状态;

第15章“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以下,则是念头受到控制时的状态;

第5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56章的“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描绘的都是以高维视角看三维世界的体验。

用芦老师的话说,读到这些地方,我们得找到艳阳在天、普照四方的那种感觉才行,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刻领悟,而不是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

当你越深入,就越能体会到,《道德经》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认识论、方法论,它提升的是你的境界、维度,研习久了,你所在的维度自然比一般人高。

老子达到的就是非凡的高维境界,否则他绝不可能提出“道”的概念,这可不是拍脑袋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老子达到的是什么样的高维境界。

二、老子的高维境界

第一期视频我们就说过,《道德经》里的“善为道者”“善摄生者”“含德之厚者”,指的都是同一类人,就是能够完美掌控自己念头的大师。

老子正是这样的一位大师,而且是大师中的大师。

有朋友一听“念头”,觉得这东西太小,太不起眼了。多么高大上的“道”,怎么能跟念头联系起来呢?

但你知道什么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吗?

知道什么叫“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吗?

知道什么叫“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吗?

虽说在人的一生中,在不开悟的状态下,我们活着的感觉全都来自念头,但是普通人根本意识不到念头的存在,更别说每一个念头生起时都能清楚地看到了。

我们能感知到的,只是一个个念头的混合体,就像一团乱麻。

心理学家可能会帮你分析,让你看到意识里那些你看不到的东西。

但是,真正能从根上去帮助你的,不是心理学家,更不是上帝,而是你自己。

这里我们回味一下荣格的那句话,就更有意思了,他说:

在我们这里,人无比的渺小,上帝的恩宠则布满一切;可是在东方,人即为上帝,人靠自力救赎。

修道,修的就是自力救赎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最终要体现在你对念头能否掌控自如。

像老子这样的得道者,能清楚地内观到每一个念头是怎么从无到有生起来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是怎么在无有之间活塞式运行的(“无有入于无间”“反者道之动”)。

你也许还做不到,但不妨想象一下,眼下你正飘在空中,俯瞰着一条公路,公路上有很多车在走,每辆车你都看得清清楚楚。

更妙的是,你还可以遥控这些车,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想回就回,想停到哪个站点,就停到哪个站点,甚至可以随时让它们回到车库。

圣人对念头的控制,就已经达到了这种随心无碍的地步。

《道德经》里,尤其是《道经》很多地方描述的,都是对念头的控制达到极致后,也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的功夫到了以后,所见到的、感受到的种种奇妙,这种与虚空合一的喜乐,是世间任何乐趣都比不了的。

老子开头用了八个字概括,那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也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能真正明白,什么叫“本自具足”。

当然,学老子的道,不光是个人境界上的妙处,此外还可以用于治国理政、造福人群。这个在讲到“无为”的时候会详细说,这里稍微提一下。

我们学道,不同于学一般世俗的学问,不同于《韩非子》《孙子兵法》《鬼谷子》等等。

不一样在哪呢?像法家、兵家、纵横家的著作里,一定有“术”,有制度设计,而《道德经》里没有这些,要不然怎么第80章说“小国寡民”呢?

有朋友问了,那没有“术”,没有制度设计,怎么用于治国理政、造福人群呢?

老子的办法很简单,就一招,叫“擒贼先擒王”,也就是教育侯王,诱导这些侯王来修道,修成圣人。

《道德经》里的圣人,可不是孔子那样的“素王”,而是得道者和人王的结合。

在老子看来,只要你们这些侯王,你们这些各机构的一把手,都已经修道达到一定境界,自然会上行下效,民众淳朴、社会安定。

反之,侯王如果无道,大家也都效仿你、迎合你,社会不乱套才怪,历史上不有句话吗,叫“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这个意思。

现代社会其实也一样,假设一个总统,控制不住自己的念头,妄作妄为,做出了错误的决策,那么对这个国家的老百姓造成的伤害,你想想会有多大?

不能再说了,点到为止吧!

我以前讲庄子时提过一个观点:只有人类向更高维度的进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种种难题。

而人类向更高维度的进化,弘扬《道德经》是一条捷径。就算达不到老子理想的境界,至少我们会有个方向,有方向,就有希望!

结语

好了,今天讲的,其实还不是“道”的本身,而仅仅是做了个铺垫。但这个铺垫很重要,大家好好消化一下,我们下期再详细讲解什么是道。我们会从《道德经》里找出证据,把这个重要概念做完整而细致的解读,一定会让大家对《道德经》的理解上一层台阶。

今天先讲到这里,蝉大侠全面解读“芦氏道”,咱们下期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2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