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老子道德经导读第四章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5/25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在这一章里老子讲述了道的一个特性,就是它的存在形式虚无但却蕴含着取用不尽的能量。只不过道的存在形式的虚无不能做空洞无物的理解。道虽然不能被我们直接经验到,但却能支持万物使之为是,那它必然就是有、是实体,是实在。只是它以我们无法经验到的形式而存在。所以这个无是我们不能直接经验的无。

比如,我们说桌子上放着一杯子,大家一般都不会怀疑,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它,触摸它,移动它。所以在我们的意识中这才是真实的存在,就可以称它为实体,即实际的存在物。

假如说有一位未来的科学家,它研制一款可以隐形的杯子,并把它放到桌子上向大家介绍,首先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实在、实体。但是桌子周围的人们却都无法看到它,什么也看不到不就是无嘛。这个隐形杯子就可以理解为以无为存在形式的有。老子讲的道就类似于那个隐形的杯子。它不能被我们直接经验,我们看不到它,听不到它,也无法知觉到它,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它是无。但是,你说没有道吧,经验中的世界又不可能长久。你看,我们经验中的事物哪个不是占据着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自然界里根本就没有永恒的事物。可是我们要设想一下整体的宇宙,大而无边界,久远而无始终。事物虽然在个体上是有限的,但在整体上却又是无限的。无限的宇宙就必然需一个无限的事物来作为它原因,那么我们要找这样的一个事物就不能在可经验的事物中去找,因为凡是可经验的事物都是有限的实在,不可能成为无限宇宙的原因,所以哲学中宇宙本原的概念都是超验的。人们在经验世界中所形成的语言丶词汇丶名称了,都是适用于经验中有限事物,不能用于描述丶定义和命名宇宙万物超验的原因,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冲,应该理解为虚无空洞。“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是说道这个实体其形式虚无空洞,但使用起来却取用不尽。“渊兮,似万物之宗”,渊兮用来形容道之深远,深远啊好像万物最初始的形态。“湛兮,似或存,湛兮用来形容道的扑朔迷离,若有若无。玄妙啊,若有若无。我找不到还有哪一事物比它更先存在,于是就将它看作是万事万物的终极本原了。这就“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与众多哲学家的观念一样,老子的道也是一个超验的概念,它所指示的是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实在,质地纯粹恒常为一。它与我们经验中的有限事物是不相同的,经验中的事物都是时间和空间有限实在,而且性质不均匀又具有多样性。但道却被设想为经验中万事万物的原因和根据。道是母,万物是子;道是一,万物是多;道是无,万物是有;道是无限,万物是有限;道是自在的,万物是他在的。知道了这些道理,对于理解经文内容有重要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