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中老子这番话,暗示了每个人一生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5/25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替都有这样的规律,先盛后衰,如唐朝从开元盛世到后来的安史之乱,国力锐减;清朝乾隆后期开始走下坡路等等。

在生活中,父母太爱孩子,就会产生溺爱;明天有重要的考试或会议,内心越是看重越容易搞砸;喂金鱼害怕它饿着,不断地喂食,金鱼就会死掉。

这些现象就是俗话说的:“物极必反。”当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会走向反面。而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一书作了说明,该书还写了关于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在《道德经》第九章有一句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金器宝玉堆满了堂厅,最怕的是主人不能守住财富;有钱就骄横,必定有后患;功成名就选择隐退,是天的法则。

这句话暗示了我们一生中最好的活法:在这个世界上,凡事想追求圆满,就要懂得适当收敛。

0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都为着金钱名利奋斗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腰缠万贯,富可敌国。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赚钱容易,守财难。生活中很多的例子就真真切切地发生着。

例如:美国天后惠特尼·休斯顿去世时,还欠着4百万美元的债务;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年巨亏了1.万亿日元;拳王泰森从身价4亿到负债千万等。他们前期都是挣得盆满钵满,最终还是从自己手中散落。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老一辈辛苦奋斗,给儿孙创造了丰富的财富与资源,即使他们一生什么都不做也能过好一生。可是,再多的钱财也抵挡不住肆意地挥霍,只顾眼前的享乐,不顾长期的发展,必定会坐吃山空的。

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上一辈用言传身教告诉子孙,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艰苦奋斗的意义;勇敢不服输的精神等等,那么下一辈自然不会太差。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有了这些好的品质,就是拥有了最好的财富。

02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不顺,只要你肯用坚毅的决心同贫穷奋斗,就一定会赶上致富的末班车,尝到富裕的美好。

然而,怕就怕富贵而骄。社会上,当一些人有钱了,他们的资源就开始多了起来,朋友变得多了起来、物质方面提升了很多、医疗资源也更加丰富等等。拥有的资源多了,他们就开始认为自己差不多拥有了一切,就会变得傲慢自大,瞧不起其他人。

曾经有一则新闻:某奔驰车主未按疫情防控规定,在进入停车场前先接受检查,出示健康码等凭证,且车速较快,直接冲进了停车场。

保安上前拍打了奔驰车车门,车主随即下车和保安发生争执,车主说:“撞死你又怎么样,你就是一条看门狗。”最终冲突升级,保安用随身携带的刀具捅死了车主。

如果奔驰车主不那么骄傲自大,懂得尊重别人,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可惜,奔驰车主就是自认为有钱就高人一等,盛气凌人,惹怒了情绪激动的保安,让自己命丧黄泉。

在生活中,我们无论有没有钱都要懂得虚心、谦虚。这样才会让人觉得亲切,想要亲近,一个人能够拥有真正的朋友和值得信赖的人际关系,自然在社会中更容易生存与发展了。

03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看过历史书籍的人多少可以发现,每次朝代更迭,前朝的很多重臣以及新朝的开国功臣都会被皇帝给杀掉。因为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或者声名日盛,皇帝担心他们的势力会给自己的地位带来威胁,就会想办法找个罪名,把他们除掉。

“獐死于麝,鹿死于角”,危险与荣誉是成正比的。一个人越是在意成就,想要自己出风头,就越容易受到伤害。

在生活中,低调是一种修养,是成就大事必备的品质。一个人只有要懂得低调、深藏不露,才能够在人生之路走得更远。

老子说的“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就是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事事都爱出风头,作出了点成就别想着到处吹嘘。不然肯定会遭小人妒忌,让自己受到无法想象的恶意。

综上所述,老子在《道德经》说的这几句话,告诫人们:金玉满堂,不是最宝贵的,它是不能长久的,好的品质才能受益一生。

真正的强者都是深藏不露的,所以无论我们处于什么地位,都要学会尊重别人,不骄傲自大,保持一颗低调谦和的心,默默耕耘,才能最终成功。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3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