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奇书《阴符经》,短短三百余字,道尽了世间万物的所有联系,有人说它是近乎于通天的修炼秘籍;也有人说这是一本治国安邦的入世之书;还有人说,这其实就是一本神通广大的兵书。那么这本书究竟有何魔力,为何每个人从中领悟到的智慧各不相同呢?
《阴符经》也叫做《黄帝阴符经》。相传是唐代道士李筌(quán)在一次游历嵩山时,意外发现一个包裹良好的包裹,打开一看是一本贴着封条的古书,封条写着“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李筌感觉这本书打有玄机,拆掉封条之间书面付现一行字,让他大吃一惊!“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行事之机,故称阴符”,这就是阴符经的解释,阴和符拆开看,阴就是道家阴阳之一,阳是显性的天道,而阴说是玄隐的大道,阴指的是表面之下不被察觉的东西,而符说的是大道机显。阴符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指人事暗合天道的一种规律。
这种规律可以包含修炼、养生、权谋、兵法方方面面,这也造就了这本书的神奇之处,任何人都能从中得到自己的启示。因此只有短短的三百余字《阴符经》,却能和道家经典《道德经》并称为道家炼丹祖经。不过与《道德经》有所不同,道德经以至阴至柔的方式,结合人事物的情感联系阐述万物之规律,而《阴符经》则是以至阳至刚的方式,不掺杂任何感情,完全在讲天道法则,而且它的玄妙之处在于强调天机可察,引导人们去把握和掌控天机。
比如《阴符经》第一篇第一句就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这是全书的一个中心思想,也是剩余两章的纲领。我们常说,道可道,非常道。透过《道德经》我们知道,道无非就是天地间蕴含的规律,宇宙运行的机制。而《阴符经》的总思想就是要知道天地的运行规律,把握天道的运行方向。比如《阴符经》中说,“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之于天……”这里说的五贼,有人说是眼耳鼻舌身,也有人说是五行,这点存在很大的争议。小德更倾向于五贼指的是大自然变化的五种客观规律,也就是贼命、贼物、贼时、贼功、贼神。总之,在这样的天道之下,存在影响天道的五种方式。了解了这五贼,就看明白了天道,将宇宙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但是天道不仅不好掌握,也不好维持。因为“天性,人也;人心,机也”,天性和人性相对,人性会在人心的变化下不断变化。当人性极端变化,那就会导致天道这种既定的自然规律也随之发生变化。产生的后果就是出现书中描述的“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翻覆”,也就是天崩地裂,地震海啸频发,战争不断,最终天翻地覆的局面。
所以为了不违背自然规律,就需要通过天道来定人道,也就是书中所说的“立天之道,以定人也”,这样既符合天道规律,也能修炼自己的人性,最终实现道家所说的性命双修。其实这也联想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地球,如今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不断,或许也正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所以为了避免更大的灾难,那就需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也就是书中天人合一的观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天人合一呢?
《阴符经》中的第二篇开始就阐述了一个关于人、天地、万物的重要关系,那就是“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也就是说,天道能让一个人生,自然也能让一个人死,这是天道中存在的既定规律。但是天地、人、万物之间还存在某种链型关系,那就是万物可以从天地间汲取能量,人可以从万物中汲取能量,万物也可以从人身上汲取能量。所以想要天道平衡,这三者也必须平衡。
如果因为某一方失去了这种平衡,就会造成反噬甚至是毁灭。比如滥用耕地,过度的砍伐森林,带来的就是极端的天气。沙尘暴等等,最终人类还是要自识其恶果。所以“日月有数,大小有定”,万事万物皆有定数。掌握这些万事万物背后的日月周行、往复不息的大道规律,就能建立圣功,通于神明,万物和谐。这也是书中所说的盗机,也就是天、地、人生杀的变化情况。
不过洞悉盗机的人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对品德高尚的人来说,他可以修炼上升。而对于小人来说,这会被私欲蒙蔽双眼,最终在贪婪中得到反噬。这也就是《阴符经》中说的“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其中的结论就是不要总想着索取什么,而是要多做贡献,因为只有与自然同步,才能把握好成功的机遇。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总而言之,自然规律不可违抗,所以我们还是要在既定的规律下做事,也就是顺其自然。这也只是小德的浅显看法,一万个人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所以不同的人看到此书也会有不同的启示。这也是《阴符经》的妙处。
好了,大家认为,《阴符经》还有那些神奇的妙用呢?更多精彩,请到小德主页观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3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