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佛道一如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上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7/15
和白癜风专家在线沟通 http://www.wxlianghong.com/bbjl
《佛道一如道德经》作者:山顶洞人

-第57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解析: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译文为,以正人、正己之心去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办法去用兵,以清静、无为之道去治理天下。译文看似清楚,但仔细对比一下,“治理国家”和“治理天下”怎么完全不同呢?即使“国家”比“天下”小,那也不应该是天壤之别呀?所以,依文解义往往会把我们越绕越糊涂。我们不妨先看下文。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意思是,天下的禁忌越多,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人民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们的技巧越多,邪风怪事就越闹得厉害;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是不断地增加。

这就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结果。对照一下,发现与两千多年后的现实社会还完全吻合。不是老子有什么超强的预测能力,这是小看他了,而是他站在“道”的高度往下看,社会不管怎么发展,滚来滚去就是这个样子。那面对这种现状怎么办呢?几千年来,无数的社会精英前仆后继,搞出各种各样的理论,各种各样的学派,想用更高明的手段继续“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结果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两者互为因果,形成一个死套。

这里,“正”、“奇”都是世俗的产物。过去几千年以及现在都是这么干,将来也还得这么干。有人因此认为,老子也脱不了俗,也喜欢搞点阴谋诡计。真是这样的吗?不可能!老子只是站在“道”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做了一个白描。

不管人类的智商再怎么提高,想把一个死套解开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子高瞻远瞩,知道“正”也好,“奇”也好,都没有意义,唯一的办法是“以无事取天下”。这里的“无事”即是“道”,“天下”即是十法界,也是“道”。注意这个“取”字,不要以为像现实社会那样非要用武力才能夺取一片疆土。实际上,只要“无事”,自然就“取天下”了,所谓修道,无非就是“无事去”。

所以老子接下来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表面的意思是,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平正;我无事,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人民就自然淳朴。注意,这里的“无为”“好静”“无欲”都是“无事”,都是“取天下”的法宝,也都是修行的无上秘法。若问:“自化”“自正”“自富”“自朴”描述的是什么样的世界?答:这是极乐世界!现在要去极乐世界的人不是多如牛毛吗?怎么就不知道极乐世界是什么样子呢?如果连极乐世界是什么样都不知道,那还怎么去呢?话说回来,这样的境地在现实社会能成为现实吗?答案是否定的。正因为这样,很多人批评老子的思想只是乌托邦的幻想,看似有理,实际上是我们错解了老子。

一提到“民”,我们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老百姓,于是千方百计去治理,可是怎么治理也没招。其实,想治理就是多事。众生的本性都是佛,只是现在在六道轮回的轮盘上玩得乐呵而已,干我们什么事?等他们玩够了,不总会有回家的一天吗?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自心妄想这个“民”不管,却老想管他人的闲事,还自喻为“以天下为己任”。社会为什么这么乱,因为每个人都不管自己,却想管别人。那人们为什么都想管别人呢?因为他管不住自己!如果每个人都能管住自己,那天下就真的无事了。

(未完待续)

撰稿人:道盛物业郑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9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