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09打磨棱角,去除杂质,和光同尘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5/7/29

各位师兄们好,咱们继续来分享《道德经》,这是第九篇。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直译:磨去它的尖锐,解除它的纷扰,柔和它的光芒,让它同归于尘土。

这时候,你就能看到“道”那若隐若现的光芒,我不知道它从哪里诞生,似乎先于一切造物主。

这一段内容在后世非常出名,还专门产生了一个成语,叫作“和光同尘”,乃是很多高人极为推崇的一种境界。

咱们先来详细的说明一下它的具体含义。

首先挫其锐,这里的“锐”,大家可以理解为尖锐的角,也就是比较突出的部分。不明白这个操作的师兄,可以想象一下过去的工匠打磨锅啊盆啊的场景。

那么为什么要把这个锐角给“挫”掉呢?

很简单,从世俗的角度来说,“尖锐”的东西很有威力,就像是那些刀枪剑戟等武器一样,越锋利,越尖锐,杀伤力就越大。

但是从“道”的角度来说,并不需要这些,这都是和整体的脱离和分割,为什么“圆”被称为是最接近圆满的二维图形(三维就是“球”)呢?

就是因为它不存在任何一个角,否则就是不平衡,不对称,不圆满。

所以只有把一切的棱角都磨平了,才能无限接近于“圆球”,也就是“道”的境界。

然后是解其纷,这里的“纷”可以理解为纷乱的干扰。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道”的本质就是简单,淳朴,所谓“大道至简”,纷纷扰扰的东西越多,距离道也就越远。

打个比方,比如说“道”是一杯纯水的话,一旦加入了各种杂质,那这杯水就会变得浑浊,我们必须要把这些杂质都逐一去除,才能再次恢复净水。

再接下来是和光同尘,这两点可以放在一起来介绍。

所谓的“光”,可以理解为光明或者是光芒,反正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像是星爷电影里面的那句经典台词——像你这样出色的男人,就像是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那样出众。

可见大家都喜欢光,都喜欢耀眼,喜欢成为闪光灯的焦点,在娱乐圈更是如此。

相反“尘土”总是给人普通甚至卑微的感觉,毕竟这个太多太常见了,整个大地上到处都是,我们随便一走,就不知道要踩踏到多少。

正因如此,尘土一般也都被用来比喻很低很惨的处境,就像是张爱玲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爱一个人,就会变得很低很低,卑微到尘土里,还要从尘土中开出花来。

可见大家都不喜欢尘土,不喜欢让自己如此卑微。

但是老子是圣人,他的看法自然和世间绝大部分人都是不同的,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想要追求大道,就不能总是去炫耀自己的优点,希望引起世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