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德国人的道德经七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8/20

作者:褚晓兵

转载请申请白名单,并注明出处

心理学里有一个很有名的"镜子"测试。心理学家在不同的动物的额头涂上红点,然后在受到测试的动物面前放置一面镜子,观察它们的反应。低级的哺乳动物,像猫、狗,从镜子前走过,不会有任何反应。大猩猩和其他一些灵长类动物则会在镜子前发觉出自己的异样。人类开始认出镜子中的自己,是在一岁半左右。这表明,人类在这个年纪开始有了"自我"概念的形成。脑神经学家长期以来认为"自我"存在于人类大脑的三个区域:岛叶(dieInsel)、前扣回带(deranterioreGyruscinguli)和中部脑前叶(dermedialepr?frontaleCortex)。但是在德国慕尼黑马普研究所01年的一份报告里提到,一个这三个区域全部受到严重损害的病人仍然可以对"自我"具有认知。于是脑神经学家猜想"自我"的生理基础并非可以如此简单的定位,它是大脑不同区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区域的联接网络被称为大脑默认网(DefaultModeNetzwerk),而在这个网络当中一个重要的区域是丘脑(Thalamus),丘脑当中没有自我意识的存在,但是它好像是一扇意识的大门。所以在受到全身麻醉病人的大脑CT中可以观察到丘脑的活动明显的减弱,这表明了对自我意识的关闭。其实人类试图在大脑中一对一地寻找"自我"的具体区域最终将是徒劳的,因为这是人类试图用二元对立,用"要么有、要么无"的线型思维去破解多维宇宙的秘密。对"自我"的察觉,是生物进化历史上一次质的飞越。从此开始我们拥有了对主观观察者和客观世界的区分。人类察觉"我"的存在,是一个内在和外在,观察者和体验者的分辨,是一个二元对立。它标志了人类的智性的产生,但同时也成为了我们内心痛苦的根源。如果一个案主表达:"我只有在作出这样一个选择之后,才会幸福。但是这个选择又让我如此痛苦。"那么这就是一个幸福表象的陷阱。当我们认为只有当A发生,才会有B的出现,那么我们的内心就进入了一个直线性的分裂。内心平和来自对生命全部的接纳。只有当你意识到,在生命流动更深的层面,你永远可以拥有两者的时候,才会拥有真正的幸福。海灵格先生曾经在一次课堂上这样提到"自我":"自我"好像是太阳,如果你只是去直视它,那么它的光芒将俘获你的眼睛,让你无法察觉万物。但如果你转过身,让它出现在你的身后,“自我”才会为你照亮整个世界。

天空永恒,大地持久。

正因为它们不去为"自我"而生,

所以它们才会永久而生。

对那些受到生命召唤的人也是一样啊:

只有将"自我"放到一边,

"自我"才可以前行。

只有交出"自我",

"自我"才可以被保留下来。

难道不是这样吗?

正因为不去欲望"自我",

"自我"才会真正的获得完美的终结啊!

DerHimmelistewigunddieErdedauernd.

Siesinddauerndundewig,

weilsienichtsichselberleben.

Deshalbk?nnensieewigleben.

AlsoauchderBerufene:

ErsetztseinSelbsthintan,undseinSelbstkommtvoran.

Erent?u?ertsichseinesSelbst,

undseinSelbstbleibterhalten.

Istesnichtalso:

WeilernichtsEigeneswill,

darumwirdseinEigenesvollendet?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节选《道德经》

系列连载:德国人的道德经(一)

德国人的道德经(二)

德国人的道德经(三)

德国人的道德经(四)

德国人的道德经(五)

德国人的道德经(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褚晓兵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德国特里尔大学心理学硕士德国科隆大学心理学博士米尔顿艾瑞克森催眠学院讲师亨利博亚老师导师班德语直译褚晓兵老师年开始在德国攻读心理学,师从众多国际心理治疗大师,擅长催眠治疗、行为认知治疗、家庭系统治疗。旅居德国0余年,目前居住德国科隆,任职于德国行为认知心理研究所。自年开始,褚晓兵老师接受了德国催眠学会、艾瑞克森基金会的培训,师从催眠大师吉利根博士、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亨利博亚先生、及心理治疗与催眠界的多位大师深入催眠学习,接受心理学最前沿的教育指导,并将此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他长期担任亨利博亚老师的课程翻译,因深厚的修学背景,他的语言简洁流畅、语境优美动人、语义宽广而深透,学员亲切的称他是亨利老师的“中国之声”。褚晓兵老师现任教于德国科隆行为认知学院,科隆艾瑞克森催眠学院,教授培训心理医生,催眠治疗师。——课程安排——

版权所有:德国晓兵心理工作室。

转载请申请白名单并注明出处,谢谢!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9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