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始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天地生物不自生,而是立于万物之外,故能生生息息而不灭。
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而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置身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无私者,无为于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道德经注》王弼)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最善)之人,如水之性。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这是善地。空虚静默,深不可测,这是善渊。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这是善仁。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次爻流,这是善行。洗涤群秽,平准高下,这是善治。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这是善能。冬凝春伴,涸溢不失节,这是善时。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水不争,故兼七善而无尤。
参考资料:
王弼《道德经注》
苏辙《老子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