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素书做人要实,做学问要虚,才符合生命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3/2/13

一、《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最好的,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这是一种病。

人生的自以为是,就是自我成长最大的阻碍,过度自以为是的人生,只是用虚假的皮囊拖着空虚的灵魂前行,在外还表现出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这样的人生只能用悲哀来形容。

正所谓“虚怀若谷”,人生要具有“上善若水”的虚弱姿态,别把自己表现得太过于刚强,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一样,以虚弱谦下的姿态来接纳未曾认知的事物,才能真正充盈自己的灵魂。

《菜根谭》说: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來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人一定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谨慎,才能获得真知灼见,人一定要坚强执着,意志坚定,那样才能不受名利的诱惑。

生命的玄机往往“虚实相生”,做人要实,做学问要虚,才能让知识无限制的充盈自我,完成做人的体量。做人实在,才能无所欲求,演绎生命的绚烂,所以说“虚怀”是一种态度,“实在”是一种境界。

正所谓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这样韬光养晦的态度,才是成就一个人的前提。

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从小受到极好的文化教育,周游列国,积极学习各方乡土的礼仪等等,他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领悟更多的东西。

而且他学礼有三个目的:第一,复兴灭亡的韩国,第二,发扬光大没落的贵族世家,第三,寻找韩国的遗民。

学成之后他向东出发,最终结识了沧海君,他一方面寻找可以刺杀秦王的刺客,另一方面跟随仓海君学道,这一学就是12年,而这12年的历练沉淀,为张良后半生的功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来逃难之下的张良,获得了《素书》这本书,研究此书数十年,开悟之后,在秦末动荡之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学谋略,成为开国元勋。

一个人的强硬,是因为自己已经拥有的实力,而一个人的虚怀若谷,是为了迎接未曾学习的认知,虚实相生才是人生最好的态度。

二.俞敏洪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卑比自大更加可怕。”

一个人不要有傲慢之心,不要总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优秀,因为世俗之人常犯的问题就是过度自以为是,总会在潜意识之中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更胜于别人。

这虽然是一个糟糕的心态,但是与此相比,更加糟糕的是一个人不断地否定自己。

不断否定自己的人生,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情绪上的痛苦,还会因为过度否定而扼杀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这是一种人生悲剧。

试想一下,你连自己都不信任,那么这个世上还有谁会相信你呢?

人生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察觉自己的不足,放下自以为是的高傲之心,但是很多人却在过度反省的过程中,从一个误区跳入另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度否定自己,自我认知的正确状态是放下傲慢之心,但绝对不是一味否定。

《素书》之中有一句话叫作: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自己怀疑自己则不会信任别人,自己相信自己则不会怀疑别人。

缺乏自信的人对自己都怀疑,更不会相信别人,也不会采纳别人的忠告和意见,所以也会错失更多人生的可能性,而自信的人,在相信自己的同时更能让别人相信自己,因为相信才有更多可能。

在春秋战国时期,魏文侯打算征讨中山国,这个时候有人举荐了一个能人,叫乐羊。

乐羊能征善战,但是他的儿子在中山国做大官,很多人担心他会顾忌儿子,不忍心对中山国下手。

魏文侯不知道如何定夺,后来听说乐羊曾经拒绝儿子要他到中山国任职,而且乐羊还劝说儿子不要再跟荒淫无道的中山国君做事。

想到这里,魏文侯当下决定重用乐羊,派他去攻打中山国。

乐羊带兵一直打到中山国的国都,然后按兵不动,几个月过去了,乐羊还是没有攻打,这个时候群臣议论四起,都说乐羊有所顾忌,而魏文侯没有听信其他大臣的传言,仍然不断的派人给乐羊送物资。

又过一个月之后,乐羊发动攻势,几天时间就攻下了整个中山国,回来的时候魏文侯高兴的大摆庆功宴,宴席结束之后送给乐羊一个箱子,乐羊回家打开一看,原来都是自己在攻打中山国的过程中,其他大臣诽谤他的奏章。

因为完全信任和充满怀疑,在无形之中会释放不同的力量,主导的自然是结果的输赢。

三.《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祥,是为天下王。”

因而圣人说:“能承担国家屈辱才称得上国家的君主,能承担国家的灾难才能做天下的君王。”

这是老子对于君王提出的建议,而对于人生也是同样的道理,能承担人生屈辱的人,才为真正的智者。

“太干净”未必是一种智慧,真正的智者都懂得让自己承担一些屈辱,才是保全自身的法则。

在世俗之中却有这样一种愚笨的人,他们总喜欢用别人的屈辱来衬托自己的清白,表面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好像占了很大便宜一样,其实自己真的吃了人生的亏。

《素书》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好众辱人者殃。

喜欢用正直的名声去当面侮辱人家的人,自己必定会遭殃。

有一些人习惯性地用别人的缺点来羞辱对方,让自己显得更高尚,又或者遇到纠葛与问题的时候,急着将错误和屈辱推给别人,让自己活得尽量“干净”。

这种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看上去非常聪明,但是他们的“聪明”却成了人生覆灭的“坟墓”,最后让自己吃了大亏。

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不仅是一种善良的态度,更是做人的智慧。

因为做人需要“分寸感”,当你把错误推给别人,让别人承担屈辱的时候,必然会因为得罪对方而埋下祸患,当你让别人不舒服的时候,别人自然会将你视做眼中钉。

春秋时期郑庄公准备征战,在征战之前他举行一场比赛,挑选先行官。

将士们都摩拳擦掌,想通过这个机会大显身手,让自己露露脸。

当比赛开始时,在第一轮击剑格斗中,经过轮番比试,选出六个人;第二轮射箭比赛之中,又选出来两个人,这两个人分别是颍考叔和公孙子,因为两个人打一个平手,但先行官的位置只有一个,于是又进行了第三轮比赛。

第三轮比赛的规则,就是派出一辆战车,两个人谁先抢到这部战车谁获胜。

公孙子非常轻蔑的看了颖考叔一眼,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实力在颖考叔之上,谁知道跑了一半时,公孙子不小心脚下一滑,摔了一个跟头,最后被颖考叔抢到了战车。

公孙子不服气,爬起来拿起长矛就刺向颖考叔,颖考叔机智地躲了过去,旁边的人看到赶忙把公孙子拉走了,最后颖考叔成为了先行官,而公孙子自然怀恨在心。

开始作战时,颖考叔不负不负众望,进攻敌国都城时,手举着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城头,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谁知道公孙子这个时候想起来怨恨的往事,直接抽出箭来,一箭射向颖考叔,将没有防备的颖考叔射死。

这件事情的错误根源是在于公孙子,因为他心胸狭隘,自己技不如人还暗箭伤人,但是从颖考叔的角度来看,也是因为他的好大喜功,不懂得退让,才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四.一个能够塑造伟大的人,并不是因为他具备伟大的先天条件,而是他即便身处于平凡之中,也有一份异于常人的坚持和韧性,才能塑造伟大的功绩。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大的地方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在小的地方精益求精,保持这样的态度坚持下去,就是能够让自己塑造良好功业的办法。

《菜根谭》之中说: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

在细枝末节的小事上处理的一丝不苟,不能留下漏洞;在没有人看见的暗处也要心地正直,处事公正;在遇到窘迫警惕的时候,也不放弃自己内心的追求,这样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小处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漏洞,用这样的方式坚持,终有一天会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成就。

张良的人生轨迹就是对于这一智慧最好的验证。

张良出生于贵族世家,祖父连任韩国三朝宰相,父亲也任韩国二朝的宰相,到张良时代,本来可以继承父位,但是韩国逐渐衰落,被秦灭亡,而张良也丧失了显赫荣耀的机会,这个时候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反秦。

青年时代的张良怀着这种反秦的雄心,在秦始皇29年离京东巡的时候,张良就策划刺秦的行动,结果行动失败,庆幸的是张良得以逃离。

后来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时,张良也聚集一百多人,拉起了反秦的大旗,后来辗转投靠了刘邦,刘邦也是在他的辅佐之下一路杀进了关中。

当秦国灭亡时,刘邦平定了天下,而张良在人生55岁的时候,也完成了复韩的心愿。

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依靠人民不可动摇,有耿直气节而不可屈挠,这是忠良将相建功立业的办法;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是忠良将相保持善终的办法。

所谓伟大与平凡的区别,其实并不是智商的高下,而是一个人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的更久一些。

《天道》之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比别人多一口气,你就赢了。”

这就是执着和坚持的精神,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唯有勤奋坚持,精益求精,才能够善始善终,最后获得自己所要成就的事业。

《素书》这本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

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但仍以道家的本德宗道为主,辅以儒家的仁、义、礼,是一部审视历史、增广智慧的道家著作。

《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云画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务的智能之作。

人在这世间一世,真的得好好花点时间去读读《素书》,去大彻大悟里面的大智慧,或许会让你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它可以教会我们,要如何按规律办事,做出正确选择,如何把自己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无论为商,为政,为学,还是为人父母,面对不同的问题和危机,你都能在里面找到解法。

不过很多人觉得原始版《素书》上面都是文言文晦涩难懂,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我读的是原文译文对照版《素书》,书中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在书中领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我看了《素书》之后发现,里面不仅有深奥的大道理,还有很多贴近生活的人生智慧!每一个都是能让你实际运用到职场,生意场和生活中的。

读《素书》真的可以让我们把握自己的命运!我看完之后,对于很多年前在生意场上遇到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

《素书》+《老人言》才79.9元,也就是一顿饭钱,就可以学习到古人的伟大智慧,让你受益终生!可以买来自己阅读或者送礼,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点击下面链接购买正版图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