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顺风顺水的人;正处人生低谷的人;对传统文化爱好者;老子道德经的铁粉;经商从政想遵循大道的人;遇到难事正在寻找答案的人。
第二章:
首先用生活中的这些现象来诠释第一章中所说的“道”。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有无相生”在后面的章节中还有多处佐证,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难易相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依据这个原理,我们再看看这一章为我们揭示的“道”的恒久不变的运动规律。
美——恶;善——不善;
有——无;难——易;
长——短;高——下;
音——声;前——后。
它们或对立、或消长、或相依、或对立、或统一。始终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这个状态也是最原始的阴阳理论,是道的规律。北宋易学大家、道家代表人物陈抟正是依据这个理论,发明了阴阳鱼太极图。
当处人生低谷,一无所有,到了“无”的“极”,随之而来的就是“有”的开始,“反者道之动”这是“道”的驱动,这种“自然”规律形成的就是老子的“无为法”。
凡成大事者,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是否在道,知“道”的运行法则和规律,依“道”行无为之事,就很容易。这是“难易相成”的道理。如果所为之事,不在“道”,不符合这种恒久比不变的自然规律,不符合此消彼长的原理,那么所做的都是“有为法”,有为法就违背了“道”、违背了“自然”,所以就“难”了,就不“成”了。
——————————————推荐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