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生活安定时容易维持,情势不明确时容易做规划,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微小时容易消失。要在事情未开始时就有所警觉,要在祸乱未发作之前就平息它。合抱的大树,长成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堆积于泥土垒的土坯;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脚下。对于这事物自然渐进的过程,如果有掌控之心而想从中操控,就会导致失败;如果执迷于某一观念和情态而对别的事物有所抗拒,就会反使局面失去控制。因此,圣人不夺取自然(道)的主权,所以没有失败可言;不执取任意一物,所以不会有所(得)失。人们做事,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警慎如始如终,就不会有失败。因此,圣人的欲就是无欲,不稀贵常人眼中的珍贵物资;圣人学的就是绝学无为,在一体同道中修正人们的偏激过失。以此护持辅佐万物行于其自然,而不妄加操控。
无执无障碍,无作得道力。浮躁者散乱失败,执念者妄作自缚。
其实这也是我经常为大家分享的内容,不过语言用的不一样。因为真理都是同一个方向,都是指向同一个真相,所以古往今来,任何人看到了真相,也都只会这样表达。我们可以当场验证是不是这样。
“其安易持”,在生活很安稳,心灵很平安的时候,就很容易保持持续这样的平安,好像就不费力,就没有什么深谋远虑的。比如你进了国营单位,抱个铁饭碗,从现在你就看到你未来的路都是平平安安的,这种就叫安稳,它就容易保持,它就容易在里边待着,不想做任何的改变。“其未兆易谋”,我们最害怕对未来没有把握,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对未来不确定,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就爱胡思乱想,总爱去做各种计划,各种图谋,各种规划。所以孩子还小的时候,大人就会去担心她的将来,就会去为她规划她的未来,因为对未来完全是未知数,所以就特别容易去规划,想按照这个规划来走。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泮是容易溶解的意思,就是说脆的东西容易散,容易溶解。散是散发,小的东西容易消失掉,完全散发掉了。“为之于未有”,这个为,就是有为的意思,防患于未然。比如在危险还没有发生时,我们就开始去调整,这就是平常要烧香,不要临时抱佛脚的意思,平常就要修行,平常就要对自己的心理有一个把握,有一种修为,不断的在修。“治之于未乱”,生活还没有开始乱,就已经被你治理掉了。虽然生活中我们也说为了将来不要乱,我们事先未雨绸缪,这是一种智慧,而这里真正指的是修行。念头才起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把它灭掉,就不会再有混乱的东西投射出来,人间这个生活、这个身体也就安康了,平安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末就是树尖的意思,这个木就是在指树,合抱就是指要好几个人合起来才抱得住的大树。这样的大树也是生于很细小的嫩芽。“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九层之塔也是靠一块一块的土坯垒起来的。其实主要是证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多大的事情,都是从最小最细微的组合开始。实际上它是在指所有的万事万物都始于当下一念,是我们当下的一念表达出万事万物来,我们往这里看就看到真相了。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想在事物里边掌控操作的人往往都失败,因为你是以做者身份去参与去做的,你在刹那生灭的幻相里想要去做这些事,完全是徒劳无功的。所以你只会尝到失败。“执者失之”,执者是指执着的人,执着于某一个观念、执着于某种景象、某种意境,他一定有执的地方,比如只喜欢这种人,不喜欢那种人,就总会失。这个失不仅仅是指失败,他一定会失败,还指他会失望、失落、绝望。我们对万事万物有掌控,才会去执迷,执迷了以后,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失败,并且带来万劫不复的深渊和绝望。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所以,圣人什么都不执着,什么都不做。这种什么都不做就是没有做者身份,对于万事万物他都是处于无为。无为不是指身体不做事了,而是他对任何事物没有计划,没有期待,没有掌控,没有评判,一切顺应而为,他没有做者身份。很多人认为我现在就是无为了,我现在就是顺其自然了,但你这个顺其自然是顺小我的自然,你是顺着你的小我想喝酒喝酒,想嫖娼嫖娼,想干什么干什么,就觉得我这个是顺其自然,你这个就是放纵你的小我,而不是顺其自然。你顺的这个自然,不是自然,而是不自然。因为小我是不自然的,它是个特殊的存在,是个分裂的存在,你跟着小我的心起起伏伏,这是无明,这是顺的无明,这种无明最后是把你带到哪里?绝对是失败、痛苦、深渊、死亡。放纵小我只会这样,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然是什么,你的真心是什么。你顺着你的小我纵欲的话,只会给你灭亡。所以要分清楚什么叫自然之心,也就是平常心,那是无知无觉寡淡的,对任何身体的欲望都是很寡淡的,这才叫自然。
圣人无为,所以不可能有失败,他不知道失败是什么。比如他投篮,他只是在投篮玩,他不是为了想投准或是得第一名或者要投姿很美,他没有这些索求,所以投了就已经成功了,没有什么叫做失败。他去唱歌,唱了就行了,他没有想要唱到第几名。他不管做什么事,只是顺势而为,只是因为眼下开心,他只享受那个过程,根本就不去掌控整个世界,所以是没有失败可言的。
“无执,故无失”,他没有执着,不执着的意思就是绝对不会去掌控、去期待、去评判、去操作这个事情,期待这个事情顺着自己的心愿发展,只要某种结果,排斥另外的结果,这就叫执着。如果没有这些执着,他绝对没有失败,绝对没有失望,也不可能有失落。因为不管什么事情,他都是在享受当下,不管在做什么事,都是因为我是当下,享受当下,所以圣人是无败无失的。所谓的圣人一定是平凡到极致,只认真相,认出了平凡到极致的道,那么他就会这样了,他的心境永远在这里,所以哪里有失败可言?哪里有痛苦可言?他不会失落,他就没有痛苦。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人们做事情往往是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快要成功的时候不坚持下去了。民间有句谚语「行百里者半九十」,往往里路走到90里的时候就放弃了,觉得看不到未来。我们修行也是这样,很多人已经修了很长时间,走了很长的路了,但还是觉得太难坚持下去了。如果没有一个特别安定的法,你真的很难坚持,因为你的这个身体、这个虚幻意识是觉不到真相的,所以你看不见自己到底是在进步还是没有进步,只有平安给你,但是你对平安又不太熟悉,又不知道这种平安是不是真相。所以,在路上的时候最容易放弃,外面一有诱惑(这几年人家都赚钱了,成功了,而你一直在修行,一样都没得到,真划不来),很多人半途而废就走掉了。
后面就说了“慎终如始”,对于结束我们也要向开始一样谨慎的处理,不要到了快要结束的时候就不谨慎了,就开始散乱,就觉得不管它了,这样就会失败。所以我们要善始善终,开始的时候要谨慎,要结束的时候我们也要谨慎。“则无败事”,如果你从开始到结局都善始善终,谨慎如始如终,就不可能有失败,因为你一直都是一步一步一步的走。就像学外语,你觉得外语好难吗?其实就是一次只对付一句话,一次只对付一句话,一天只记一句话,一点都不难,几年下来整个语言你就通了。修行也是这样,一天对付一个念头,一天对付一个执着,我把这个放下,特别是奇迹课程,特别容易,它已经把课都编好给你了,他每天一课,不用你自己去想今天我应该修什么,我应该怎么样,那样往往有小我参与进来。圣灵编的课程已经给你了,你照着做就行了,你就会发现它非常的圆满,一天只对付一件事,一直到最后彻底没有小我。
后来我已经看到真相了,已经开悟了,但还不愿意放下练习,当时我就觉得自己像个襁褓中的孩子,特别贪恋那个襁褓,会觉得离不开练习,我还要继续做练习,因为太幸福了。别的道友就说不要离不开练习,但是我就觉得还是要做练习,因为在做练习的时候,很平安很幸福,这就对了。实际上这就是“慎终如始”,如果你认为你开悟了,就不用做练习了,马上小我又回来了,马上又返本还原了。好在奇迹课程是圣灵带领的课程,我就没有跟着他跑,我没有说不想做练习了,老子已经开悟了,老子应该去讲课了,一点这种欲望都没有,还是圣灵带着我。因为我仍然觉得做练习太幸福了,天天在天国,哪里还需要去做人间的事情?就是不想马上结束这个练习,这就叫慎始慎终,这就绝无败事了,因为你知道你的小我彻彻底底完全化解了。做人间的事情也是这样的,一直到这个事情完全圆满呈现,这才叫真正的成功,你才会坐下来享受那个成果。
“是以圣人欲不欲”,第一个欲是动词,圣人只是想要不欲,想要无欲,圣人对自己有什么要求?他只要求自己无欲,别的要求没有,也就是他对整个世界一无所求,对自己也一无所求,他只要求自己对世界一无所求,对任何人对万事万物一无所求,所以他就不会执着。
“不贵难得之货”,他不会看重难得的稀有的人们觉得很珍贵的东西,世间趋之若鹜的一些贵重的东西,在圣人眼里也是平平凡凡的,也没有什么价值。这就是奇迹课程斩钉截铁的告诉你的:这个世界一文不值,这个世界没有一样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已经直接告诉你了,非常斩钉截铁,不是说某些东西还是挺好的,要传承,某些东西不值,它一刀就切断,这世界一文不值,不需要再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