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解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意思是: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我们世俗人最大的麻烦就是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妄想,都是背道而驰的。婴儿刚生下来还是“一”的状态,不动意识,所以老子反复强调要回归到婴儿的状态。
任何意识都是一个能量,也就是磁场,而且,这个磁场一旦发出去,就会存留在法界不消失,毕竟能量是不可能自动消亡的,因缘成熟的时候,这个磁场又会作用于他人,但最终还是反馈到自己身上,这就是所谓的业力!
动物对人的意识这个磁场是可以感受到的,他会根据自己的感受决定是进攻还是防御。我这人不怕狗,不管多凶的狗朝我发威,我总是以最和善的心包括和善的肢体语言对待他,让狗知道我没有恶意,不是坏人,于是狗很快就安定下来了,甚至开始摇尾巴了。
当然,婴儿就更不一样了,他处于“道”的状态,也就是“空”相。“空”的婴儿是不会妨碍任何事物的,反过来,任何事物也妨害不了他。所以婴儿就会“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意思是: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如果我们大人真能回复到婴儿的状态,也能做到“毒虫不螯,猛兽不据,攫鸟不搏”。当然,这是从相上解释,从根本上解释跟第50章是一样的。
也许有人爱钻牛角尖,说既然如此,那把婴儿扔到深山里也不会被猛兽叼走了?要我说,除非猛兽没有发现,否则凶多吉少。因为婴儿本身就带有过去世的无量业,这些业无一不是招惹猛兽的诱饵。所以,老子在这里仅仅是用婴儿来比喻“一”的状态,我们不要在相上较真。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这意思是说,婴儿是人的开端,虽然浑沌无知,却与天地和合为一。婴儿的生殖器勃起和大声哭喊,是他精力旺盛和保持平和之气的缘故。婴儿的特点是柔弱不争和精力未散,其核心还是“和”。
“和”是没有分别心的状态,也就是“混成”的状态,这种状态的能量场是最柔和、最纯净的,而且本身是与大宇宙的能量场“联网”的,所以随取随用,就像电脑联网了一样。
(未完待续)撰稿人:道盛物业郑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