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佛道一如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上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7/31
北京中医医院雀斑 http://pf.39.net/bdfyy/dbfzl/210619/9082883.html
《佛道一如道德经》作者:山顶洞人

-第56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解析:

我们平时就喜欢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思是知道的往往不会很张扬,而不知道的人却总是呱呱叫,好像很厉害一样。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是这个样子。我们甚至可以用这个标准去判断一个人内涵的深浅。当然,这是最浅层的解释。

实际上,这个“知”不是知道的“知”,而是智慧的“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意思是,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为什么呢?因为有智慧的人少,说了别人也听不懂,反而引起争辩,不如闭嘴的好。

“塞其兑,闭其门”,意思是,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也就是守护六根,不向外面攀缘,不向心外求法。当然,该做的还是要去做,但不能执着。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闭关修行。

“挫其锐,解其纷”,意思是,挫去他的锋芒,解脱他的纷争。“挫其锐”从外在来说就是要挫掉我是、我能、我慢,总之是要去掉“我执”。从内在来说,就是要圆融我们的能量场。大家可能不知道,邪见越深、身体越差、附体越多的人,能量场越差,修行好的人靠近这种人就难受得很。反过来,我们越是靠近修行高人就越沾光,自然而然就呆在他们身边不想走。

“解其纷”从外在来说就是要解除跟其他人事物之间的矛盾纠纷,同时还要解除不必要的方便法。方便法只相当于体育运动前的准备活动,靠它修行是不行的。所以必须以简驭繁,直趋无上道。如果没有契入核心,在细枝末节里面绕,就会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从内在来说就是要消业,因为所有纷争都是自己的心意识在作怪,都是自己的业力。

“和其光,同其尘”就是要收敛自己的光芒,不让自己锋芒毕露,言行举止都要考虑他人能不能接受,他人有什么不合适的甚至是过激的言行也要能够接纳、包容,跟他们可以同流但不能合污。所以,对普通大众来说,“和其光,同其尘”是最好的世间法,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不管生活还是工作,方方面面都会游刃有余的。

修行过程中,光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中脉打通后变成白色的光柱还仅仅只是开始,随后七轮像七个白色的光盘逐步长大,直到伸出体外,然后光盘又会消失,整个人体光像形成环流。总之,要是修行速度快的话,每天的光像都不一样。更奇怪的是,最后看自己的光像会发现什么也没有,因为与法界合一了,这就算“和其光,同其尘”了。

(未完待续)

撰稿人:道盛物业郑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9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