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文句的产生,都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这一章貌似简单,其实不然;若不把历史融合进去,便会空洞乏味,且易找错对象,本章不是针对帝王。
原文:
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之前讲过:财富中藏祸,其实名气中也藏祸,道理很简单:人起嫉恨杀机,起源于他心中的意识,感觉到你为富不仁是其一,感觉到你惊乱人心、扰人权威是其二。类似于“马”的那种大放厥词的名人,在一开始就埋下了苦果。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名气与身体谁亲谁疏?财富再多有什么意义?得名与失名、得财与失财谁是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甚爱讲的是“爱名”、爱出风头,是一种“无止”的追求。
经济大师、太极宗师、歌唱家、学院宗师、国际交际家,都是“马”的追求;他必然会名声大费(废);事实上,很多人早就看不惯了,后来的“众人出力齐推墙”式的倒戈,不是偶然。
幸好当今是法制社会,要是在古代早就被文字狱了!
爱名的下场如“多藏”一样,以其亡之厚,死而无哀。可以回顾33章了,自知与知足才能死而不亡、不失其所!
大概是老子耳闻一位“同行”被人杀害,便写下了这几句,留存草稿,待出书之用。
那位同行就是大名鼎鼎的少正卯,一位鲁国大夫,官至少正、有衔无位、精于办学、思想开放、犀利直白,思想层面与教学水平先不说。
奇怪的是,他的生源总是从孔子那儿流转过去;更奇怪的是直接上他的课,学员听不出多少名堂,必须先听孔子的课,再到他那儿点化一下,便开智了;到后来,只要少正卯一开课,孔子学堂里面几乎空无一人,就剩那老实巴交的颜回一个!少正卯不开课,学员又回到孔子那儿。
各位知道什么原因吧,我在这里下个定义:每一类思想都是阴阳互动的格局,一面兴起就会催生另一面,大为催生无为,有名催生无名,有欲催生无欲,儒催生道!
好比鄙人的《量道》一书,有粉丝问:为什么还不火啊?今天就揭晓答案了,出道的稍微早了一点点,等那边猪肉吃出臭味来,才会过来辟谷,哈哈。
如果孔子思想是“画笔”的话,少正卯是刀;听够了孔子的道德仁义、忠孝慈勇、万千礼法,再到少正卯那边,刷刷两刀就消化的七成八当了,特别过瘾!就像读原子电的道德经解析一样的感觉,前提是必须先在书江辞海中闻几年臭味,否则便是对牛弹琴。就是一起一灭,一生一死的关系;毒药与解药的关系。
他其实是老子的“同党”,是晚辈,或许未曾谋面,但具备相同的思维倾向,便可千里呼应、不谋而合!有人说:少正卯不是法家么?
那个时候《道德经》还未成书,也不便成书,后面成书了,叫它《五千言》。其实当时的学派只有两种,一种是“有名”派,以孔子为代表、皇室为支撑;另一种是“无名”派,以少正卯、邓析、老子、及后面的杨朱这帮民间改革派为代表。
至于《道德经》的命名,与老子的本意黑白颠倒了,我猜他想曾打算冠个《无名经》的,鉴于攻击性太明显,干脆就不要名称了。
老子是“反道德”的,《道德经》三个字严重向儒学靠拢,这又加剧了后人理解的障碍。
《无名学说》跟法家的关系就大了,可以说“无名”是法制的前身,发展下去必然是法制化。“有名”学说发展下去必然是“礼治”“意识形态定罪”“文字狱”“是非论”等等。
杀少正卯的正是孔子,孔子大约在53岁时官至大司寇,便杀了少正卯并曝尸三日。用的是是非论、文字狱。
给出的理由是1、心达而险,2、行辟而坚,3、言伪而辨,4、记丑而博,5、顺非而泽。这5条,一条都不是罪,孔子的骨子里毫无法制的血液,完全凭自我认知,他杀少正卯就没有一点点私见?
极其自私与自负的人才以是非论人,如果孔不自私,就会站在对手的角度考虑问题,他缺乏客观性;另一面就会用极其的宽厚仁德来掩盖。
孔杀少,史料记载较多;质疑的人也不少,总以为孔子仁义宽厚,不会做出如此狭隘之事。个人的理解,史料都是真真假假,不必考证,是人就有双重性格,他容不得世界上存在第二种思想,从人性上分析,杀少正卯者,孔子无疑,否则他的思想就完蛋了,杀了另一种思想,才能起死回生。退一步而言,也是皇室合并他所为。
正因这种性格,孔才成为儒学的开山推手。
少正卯与老子处于一个面,他是无名思想的敢死队;他的名气是主动的“显名”,老子属于被动的“隐名”,“显”会盖住“隐”许多;可惜,他的书失传了!
但也不必惋惜,人人看的懂的好书失传是必然;刀虽锋利,但赢不了画笔。幸好有老子这位“滑头”,留下了一部无人能懂的无名经。
少正卯不就是当年的名嘴大咖么?是非对错又不是自己说了算,人间意识形态新陈代谢、起伏更迭,哪里有一定的标准?温故一下13章: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止”囊括天下万事,不知止,事情很快到头,知止,才有可持续性,永远不累(殆),可以长久!
说句极端的,杀人如麻的刽子手,都生生杀出“善心”了,极端之为,一定会引来反转;求名求富何不如此?
最后说一句:无名思想自然延伸下去是法制,但冠了个“道家”的名头就不行!
文中概念新颖,如有不懂之处,请参考:
道德经翻译目录(量道出品)1-41章
原子电敬!
原子电谢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9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