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45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5/23

各位师兄们好,咱们继续来分享《道德经》,这是第四十五篇。

咱们上面一篇介绍了“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这句。

这里等于说了真人的一种最高的状态——就是和光同尘,大智若愚的样子,看上去和普通,甚至很浑浊,完全没有高人的模样。

但往往至高的人就是返璞归真,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他们的高明,而这才是最大的高明。

我们常说的“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也就是这个意思,平时特别显得“高大上”的那些人,要么就是一瓶水不满,半瓶子晃荡,要么干脆就是假大空的骗子呢。

然后老子又告诉了我们两种真人的修行方式——一种是浊以静之徐清,另一种是安以动之徐生。

第一种能力就是当遇到烦恼或者困难的时候,不慌不忙,安静下来,逐一的将问题解决。

而第二种能力则是在通往目标的路途中,不受各种诱惑的影响,脚踏实地,安步当车,一步步走向目标。

好,我们继续往下介绍。

⑧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这是第十五章的最后一句,等于是为真人做一个总结。

上面说的“保此道者”,也就是之前咱们介绍的七种真人的状态——豫,犹,俨,涣,敦,旷,浑,这就像是大道上的七座路标一样。

然后就是刚刚才说的“浊以静之徐清”以及“安以动之徐生”,这就像是人的两条腿,互相配合,互相支撑,缺一不可。

而这里老子说的则是心理方式——不欲盈。

“盈”也就是满的意思,记性好的师兄应该还记得我们前面就已经讲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这两个盈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说不管拿什么东西,就像是端一碗酒,不要盛放的太满,否则就很容易洒出来。

而这里的“不欲盈”也是一样,而且还进一步作出了延伸。

老子告诉咱们,做任何事都不要去追求过于完美,不仅仅只是盛放东西那样了,而是包含一切行为,甚至想法。

可能有师兄又觉得很拧巴——我们从小的教育,不就是让我们把事情尽量做到完美吗?就像是军人叠被子那样,一定要四四方方的,像是豆腐块般才行,你这里为啥又说什么要不完美呢?

其实这两条并不冲突,我们要做的是尽量把一切事情都做好,这没问题,但是不要认为能够做到所谓“完美”的程度,那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而且大家也不妨想想,如果一件事真的可以做到完美的话,那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岂不是再也没有前进的可能了?

这非常可怕,等于是失去了再继续下去的意义,为什么过去有很多极为优秀的艺术家或者作家之类的文艺创作者,最后都选择自杀呢?

这和物质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他们就是因为觉得自己的艺术已经走到了巅峰(或者遇到了瓶颈),再也无法突破哪怕一丝一毫,这样的人生对他们来说就只剩下了苦闷和折磨,因此只能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11%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3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