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万物无常生灭变化,自我筑梦一场空二轮道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6/24
治疗白癜风出名医院 http://pf.39.net/bdfyy/

万物无常生灭变化

自我筑梦一场空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本章从自然现象谈及体道悟道。

第二段先用“飘风”“骤雨”的自然现象讲万物的无常变化,接下来写取法“道”的人,便与“道”同在;而与“道”同在的人,便会得到更多有道之人的共鸣。

经文妙解

少说话、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大自然的道理。

少言、多看,就能体悟出天地的大道理。刮大风、下暴雨都不会维持太久。是谁在刮大风、下暴雨?是天地、大自然的现象。

天地、大自然的现象(刮大风、下暴雨)尚不能维持长久,何况人为的现象。要去体悟现象界的一切,都在流动、生灭变化,不会恒常不变。

所以当你从事、浸泡于道,你就自然呈现出道的特征特性。如果你从事、浸泡于德,你就呈现出德的特征特性。如果你在乎个人的名利得失,你就会经常处在患得患失的状态。

当你经常浸泡在道的世界,有道人士自然乐于起共鸣。如经常浸泡在德的世界,有德的人事物,自然乐于起共鸣。

当你在乎的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自然会感召那些喜欢追逐名利得失的人事物过来。

一个人若不讲信用,自然会感召那些不讲信用的人过来,别人也会对他不信任。

(好好深入去体悟,何谓“物以类聚”。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宿命论。)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本章是对妄自尊大者的警示。

老子指出:有些人喜欢自我标榜、炫耀(企、跨、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由于这种心态行为和“道”的品性相去甚远,所以往往会有不好的结果(不立、不行、不明、不彰、无功、不长)。古往今来,这样的教训很多。

“道”不会自我炫耀,虽然创生万物,化育万物,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再一次强调了学习“道”谦卑处下品质的重要。

经文妙解

喜欢踮着脚尖站立,以呈现高人一等,此种人无法久立。

跨大脚步往前冲,想冲赢别人,反而欲速则不达。

喜爱自我展现的人,表示不明真理、不明生命实相。

喜欢自以为是、自视甚高的人,其生命反而不会彰显。

喜欢自吹自擂其功劳有多大的人,反而不会有功。

喜欢自夸、自炫己能的人,不会兴旺很久。

喜爱自我表现、自夸、自吹、自捧,对于道而言,那些心态行为都是属于多余的累赘。

大自然、万物不会有那些心态行为。同样的,有道、得道之人,也不会有那些心态行为。

有的人会有很多的疑惑:听了老子这样讲还会积极奋斗吗?好像变成懒散、懈怠了。老子所要强调的绝对不是消极,而是他眼光的穿透力非常强、高瞻远瞩,这是高等的智慧者给我们的金玉良言。

用“自我”在逞强、追逐名利权情,到最后是一场梦、一场空,良心很容易在追逐中被淹没掉。而人最珍贵的是良心、道心。老子是要帮助我们真正活出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神圣,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这是《道德经》里面的人生妙哲学。

变是唯一的不变

举例:

一位友人忽然查出得了很重要的疾病,整个人生天塌地陷,不过冷静下来思考:为什么?于是自己走上了生命的另一条阳光大道,和之前的酒肉场拜拜,转身投入到不断的学习与提升自己,并找到生活的满足感恩与幸福,人生越来越好。

生命的变化中包裹着礼物和珍珠,找到变的核心,就接受到了馈赠,接下来我们就一次次遇到更好的自己,面对无常的能力越来越强。

我是宇宙的中心,一切万有的总源头

一个开悟之人的正能量可以消解-万人负面的能量。所以大至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小至一个家庭,当问题来临的时候,放下自我与傲慢,放下自卑与抱怨,只需提升自己的能量,做更好的自己,问题自然而然消解。

下午田间习劳

走进乾源生态农场

走进大自然

体悟绿化生态、道法自然

心灵成长

传统文化

九莲盛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小五房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9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