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第一节中,老子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讲的这段话就是对他心中的“道”的一个描述和解释。这段话的意思是讲:在天地还未诞生之前,有多种条件有机的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寂静无声又无形的原始空间环境,而这个环境的构成条件就是“道”。
而这种“道”,其本质是一种独立的存在个体,这种个体不会产生本质的改变并构成了诞生天地的条件与环境。这种个体的状态,是一种可自主反复周而复始的自旋状态。这种东西就是天地万物的原始形态,和生成天地万物的基础条件。对于这种东西,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或者该叫什么名字,所以,我就把它叫作“道”。由于无法了解“道”具体的状态,所以勉强地描述形容,它是广大而又无边无际的,“道”在广大而又无边无际的同时还会运作不息,深远无际,永不停止,且还能回归其本源。
在这段话里“有物混成”,这里的有物混成是指:多种条件有机的组合在一起的意思,特别注意,这里的物不是指“物质”,而是形成“道”所需要的条件。由多种材料或者条件,混合所形成的这种东西就是“道”。
总结:
通过老子讲的这段话,我们可以对“道”有一个简单初步的了解。在老子的心中所谓的“道”就是物质的形成条件,而从“有物混成”这句话当中还可以看出来,“道”还具备规则,规律的意思,关于这一点主要是体现在“混”这个字上。所以,“道”的原始含义就包含了两点;第一点:它是由多种条件有机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产生天地万物的基础材料。第二点:一切规则和规律的原始状态,也就是说,推动我们的宇宙运转的规律法则的起源就是“道”。
简单的来讲;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讲的道可分为;存在条件有机混合的道,这种道可以叫作“存在道”。和作用存在产生变化的法规律道,这种道可以叫作“法则道”。
好了以上就是这期的全部内容了,关于“道”各位大佬们作何理解,请在评论区里留下您的观点,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2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