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初识老子道德经学习笔记第41章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5/29

第四十一章九十七言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而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夷道若类,进道若退。上德若谷,大白若黑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输。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稀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帛书《老子》甲本复原第3章

上士闻道,堇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垒;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楚简《老子》已本第2组

上士聞道,堇能行於其中。中士聞道,若聞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爲道矣。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昧,(辶犀)道如類,□道若退。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真如愉。大方無隅,大器曼成,大音希聲。天象無形,道□□□□□□□。

堇,假借为“仅”。少的。

愉,古同“偷”,苟且敷衍。

曼,通“无”。没有。

而勤行之:帛书甲本全残,乙本缺字,释文言“堇能行之”。楚简作“僅能行於其中”。

若存若亡:楚简作“若闻若亡”。

不笑:帛书作“弗笑”,楚简作“弗大笑”。

故:帛书楚简均作“是以”。

若:帛书皆作“如”,楚简“□道若退”,其余作“如”。

夷:楚简原作“辶犀”,整理者读“夷”。

偷:河上公本作“揄”,帛书楚简残。

输:传世本作“渝”。

晚:帛书甲本残,乙本作“免”,整理者读”晚“。楚简作“曼”。

大象:帛书楚简均做“天象”。

隐:帛书作“褒”,

善贷且成:帛书甲本参,乙本作“善始且善成”。楚简道以下残。

正言反说。下士,大笑愚昧却不知是明道,大笑后退却不知是进道,大笑污浊却不知是大白。中士似懂非懂,知道了好似不知道一样懵懂。上士能做的,仅仅是按道处事。

上士闻道,仅能按照道去做。中士闻道,好像听到又像没听到。下士闻道,放声大笑“道”。不大笑“道”,不足以为道。因此有人立言说:理解了道却似昏昧,行道平易却似崎岖,循道前进却似缩退;崇高的品德好像山谷,最大的洁白好像污浊,广大的德好像不足;立德好像要瞒着别人,质朴纯真好像很敷衍。至大的方无角,至大的皿没有成形,至大的音没有声。天的样子没有形状,道高大没有名字,能使万物善始善成。

大器晚成出自本章,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结合上下文:大的方正没有棱角,大的音乐声音很稀少。方隅,方为边,与为角。音聲,有节奏的声为音。文意当同“大白若辱”之言,正言反说。器乃皿,为用具,为具体形状具体事物。成亦当与器同属,成器,如成竹。晚字楚简作“曼”古通“无”。大器无成犹言:至大的器具没有形状。小的器具有形有状,(第十一章)当其无,才有用。大的器具无形无状,如道的作用。

班门弄斧,欢迎批评

初识老子:《道德经》学习笔记第38章

初识老子:《道德经》学习笔记第39章

初识老子:《道德经》学习笔记第40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3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