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全文 >> 正文 >> 正文

了了讲解道德经28章知其白,守其黑,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0/9/19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5779684.html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这一章我在重读它的时候,真是拍案叫绝!它就是我天天在讲的奇迹课程,所以真理完全都是从同一个方向去看。只有小我那支离破碎的眼睛,才会把它分成各种不同的东西。

“知其雄,守其雌”,在古代雄和雌象征着先与后、刚与柔、强与弱,其实它就是象征二元对立的阴与阳。雄代表了刚、先、强;雌往往指后的、被动的、比较弱的,比较阴的那部分。实际上雄指的就是能——主动的能动的,雌其实就是指无为的、不动的。上就是雄下就是雌,其实就是我能和不能的意思,这个能是道的用。王弼也讲到所有的万事万物都是道的用,都是道的德能显现出来的。所以你越能,越是觉得自己能,你越是离道太远了。这个不能其实就是雌的意思,雌性(母性)往往用来形容道,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万物之母就是道啊。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是:知道我的能,但是却守住我的无能。知道我能干所有,知道我一切万能,但是我是这个无能的本体。

这句话是所有看到真相的才能说的出来。这个雄象征着能——我的能动、我的动能(大能);这个雌是我的不能——我什么都没有创造,我只是本来存在,我不靠我的能而存在。并不是因为我能了我才是道,并不是因为我显现了这些东西我才是道,而是我显不显能不能我都是道。守的意思就是永远都承认我是这个无能。所以“为天下谿”,这个谿就是指像个谿谷一样,大家都知道溪流(谿谷)是所有的山川河流雨水汇入的地方,它并不去求水,但水却归为它。形容的就是它并不去有欲求,并不求万物,但是万物却归于它,也就是说谿得天下,滋养天下,所以叫天下谿。

知其雄,守其雌是因为他守着这个无能、守着这个不能、守着这个无为、如如不动的如来本性、如来本藏,守的意思是承认我是这个,只有这个是真的,只从这里看天下,而不再以支离破碎小我的眼光、幻相的眼光,跟着万事万物生生灭灭的去变动,只守着道这里、只承认道是这里,只看它不动的,不管它动的,这叫做守其雌。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当然就是指道的德能。作为这个天下谿,是常德不离,因为你守其雌就是守着道,就是守着你的本真了,所以,所有道的德能都不会远离你,圆满、喜悦、平安、幸福、爱、美善,凡是我朝思暮想,想得到的全都是道的德能,也就是上主的神圣本质。越承认越守住上主之子(上主之子跟上主是一体是一个,你承认你是上主之子,就等于承认你是上主),上主的所有德能全都归于你,你会发现你根本不缺了!

今天还有个道友问钱的问题。我一再的告诉你:你所有的收入来自你与上主的合一。任何时候缺了,你就来与上主合一,那么上主的圆满本性就会滋养你供养你,自然的你的匮乏梦境就下线了,给你带来匮乏这件事,这个剧本就被解散了,就演不下去了。所以守住你的道、守住雌,德就不离你。你只要认回真相,不要去管你的感觉,你只要承认我什么都不知道,承认我是上主之子,你往这里来与上主合一,就等于说你就在下载上主的德能。拥有了全部的德能,上主的德能才会流给你啊,你不承认、不敞开,不认上主,上主也不认你。就是说你不认道,德也不会归于你,你常与道合一,这个德能也归于你,就不会离开你。你就会发现一切圆满俱足,你什么都不需要做。这种状态是像婴儿,你见过哪个婴儿会忧虑他的未来?会找事去做?他就是无忧无虑,本来如是,看见什么都本来如是。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这里的白就是明白;黑就是不明白,完全的无知。那么这个明白是真的明白吗?这种明白指的就是世智辩聪,也就是你的所有在世间学到的知道,因为来到世界上学习的时间越多,知道的越多,所以是不是全都是知见?我们说一个人很聪明,往往都是指他把这个心智利用的很灵活,特别会为自己谋生,特别会保护自己,我们觉得这种人聪明,实际上这种聪明是大愚。得到道的圣人知道这个世间的聪明、知道世间的这些规律、知道世间这些知识,但是守其黑。守其黑就是守他的不知道,所以黑就是形容他并不知道,就是任何时候承认我是这个不知道,对这个幻相永远是在这里但不属于它,永远都不把世间的这些知见当真,不当成我的行为准则。而是永远与道的德能为准则,道的德能是什么?不知道这个世间的事,永远对这个世间的世智辩聪是不明白的,不知道,根本就不管。

前几章老子已经说到:圣人无德,不以众生为刍狗。就是说老天也不以这个人为刍狗,意思就是它不知道,它没有世智辩聪,它不知道这个幻相。也就像我们奇迹课程说的:上主根本没有造过这个世界,它根本就没有繁殖出这种世智辩聪的病。这些能言善辩、心机巧智从真理实相这里来看就是病,就是精神病。因为大智慧这里是不需要这些的,所以它守其黑,就守住它的大智慧——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所有这些,也就是说对这个幻相世界的这些知见视而不见,看得见,我知道,但是我却守住我的根本不知道,不需要去知道这些,就是完全的圣灵眼光,视而不见。

我们一直在告诉你,奇迹课程也一直在告诉你,现在你以为你是与上主分裂的一个虚幻自我的时候,你就是对真相视而不见,祂明明就在你面前,但是你却视而不见。当你选择圣灵的眼光的时候,圣灵的眼光就是对幻相视而不见。是不是就是老子说的: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式的意思就是准则、法则、标准。以这种知其然、知其白,但是守住我的一无所知,守住对幻相一无所知的这个真实真相为存在的准则。也就是“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这个忒是表示差。作为天下的这个准则行为楷模是被德能供养的,而不差欠任何东西,不可能有欠缺的,以这样的方式回归无极。你看,就用了两种修行的方法,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都是回归道的方法,简单的方法。

这一章用了几个排比句,就把怎么见真理实相,怎么与道合一,说了个清清楚楚,所以说道德经真的称得上最高智慧的经典。“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荣是指荣耀;辱就是指谦卑,平凡。那么我们就明白了,知道鲜明显赫的荣耀,知道这世界上什么叫荣耀,也知道那种荣耀的感觉,知道这些荣耀的游戏规则,但是甘愿守住其辱,也就是甘愿守住平凡谦卑,不张扬不抢镜,不会刻意的去引人注目,不去找那种存在感。一个人要做到不去找存在感是多么的难,即使你来修行了,你开悟了,都还在找存在感。有的开悟以后还不断地有——我要去跟某某某对对答案、我要让人知道我开悟了、当别人说我没开悟或者是对我开悟不开悟有一些什么评判,我都还会去观看……这都是在找存在感。

守其辱,看你的真相,也就是道这里。辱指的就是道这里,平凡。这个辱不要把它看成狭窄的意思,这里就是指最低最低最低等的地位的意思,低到——它形容了上善若水。也就是最善最善的大善就是像水一样,水是最谦虚,最谦卑,最低下的,都是往低处流,流到最低处。而这个道比水还要谦卑,因为水还有个形象,还有形体,让人看得见,它还显现得出来。这个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承载着你,但是又从不显山露水,又不显露出来,又从来不抢镜,就是平凡到了极致,谦卑到了极致。但是你用不着去学习谦卑,因为你只要认回道来,你就是真正的谦卑。佛陀学谦卑,某一世他被称为全宇宙最谦卑的人,但是他后来突然发现就一个小念头,根本就不谦卑,你想要让一个小我来学习道的谦卑,要真正达到谦卑,怎么可能?除非你去认你的真相,你去认道这个不变的真相的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谦卑。你不用去学。也就像是说爱是不用学的,学不来,没有爱的课程,学不会。因为你本来是爱,你本来就是道,你本来就是上主,是不用学的。你不认识自己的时候,你还要去学自己的那些本领——我要学习爱,我学习谦卑。这些全是你自己的本性了。只有到了这里,你才真正的谦卑。

就像你学习我要接纳,我要允许,那么真正的到了允许的时候,是看出了原来我接纳的事情,我不允许的事,我允许的事,根本就不存在!我是这个永恒不变的道,所有这些我以为接纳了和不接纳的东西,全都是妄想,全都是影像,都是我投射的影像。我只是对着一个空的影像产生那么多的妄想。现在从道这里出发,认出我是道了,根本不用学谦卑了,不用学习接纳与臣服了。什么都不用学了,你本来是这个,还能不全然的臣服吗?还能不全然的接纳?根本都不需要接纳,接纳到根本不需要接纳。所以,这个就是虚怀若谷的人,他就像虚谷一样,他的虚空的怀,就像山谷一样的容纳百川。这里指的就是这种人,其实也只有认出了真相的圣人,才会虚怀若谷。虚怀若谷是不会跟万事万物有任何的裁判、评判和争论的。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当你成为了天下谷,也就是成为虚怀若谷的人,你的德能就乃足,道的德能就被你圆满具足了。本来也是具足的,只不过是你以为你是与道分裂的一个虚幻的人,一个虚幻的存在形式,有形有相的的时候呢,你发现你什么都没有,要圆满,没有圆满;要爱没有爱,缺爱,一切你都缺。当你成为这虚怀若谷之人,涵容天下虚谷的人,德能就充足你。什么叫虚怀若谷?就是对万事万物不计划不期待不掌控不评判。当你看到你是这个,你必然是这样。

当你还没有看到你就是道这个真相的时候,你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尽量的不期待不评判,这就是若怀若谷,对万事万物不评判,万事万物都是他本来的样子,这就是彻彻底底的接纳,这是彻彻底底的臣服于我的自性,臣服于我的本来如是。亳不做作的,不是主动去做出来的,用不着去主动臣服,因为你根本就没有经过大脑,不经过你的大脑来说我要臣服,你本来就是道,你就根本没有任何的抗拒和评判,也就没有不是我的东西被我接纳、纳为我了,不需要去做这个,你只要认出你自己,永远从道这里来看一切,你就会认出道的眼光是什么。当你为天下谷的时候,常德乃足,上主德能全部饱和满足,就复归于朴。这个朴是指真实,最真最真的我们的纯真的真相,也就是我们最初终级的源头。

后面这几句特别特别的奇迹课程,“朴散则为器”。朴指的是最真最真的纯粹的真实的真相,也就是最初终极源头。这个器是指成形。意成了形了,就成了器了,好不好玩?“朴散则为器”意思就是说意念投射出形象,就成了这个世界了,也就说用这个意念、用这个妄想投射出了这个有形有相的世界。“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圣人用我的这个朴,这个真,也就是我的这个神圣本质、用这个道的德能,也就是美,善,爱,圆满,总之一切最好的最完美的东西,我们一直在找,求而不得的这个。而圣人一直都在用这个,也就是我常跟大家说的用圣灵的眼光来看任何人,用圣灵的眼光来看众生。这就是真正的在发挥道的德能,也就是奇迹课程说的推恩延伸,上主爱的延伸。道德经写的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文字不一样。

我今天又重新看一遍,真是拍案叫绝,跟奇迹课程更加的吻合,真理全都是一个。以后我来讲解佛经的时候,可能也是这个样子。虽然过去我读佛经也是觉得太对了,但是没有这么一个字一个字的为大家讲出来,要写出他的意思来。以前我就觉得全都讲的是一样,所以我才学,那么现在把他每个字的意思用白话文解出来,就是奇迹课程一个意思。

圣人发挥他的德能,也就是上主之子认出他是上主之子、是来自上主的时候,他用的完全就是上主的德能,也就是说他不在这个世界寻找一切力量,他不再靠世间的任何事物来供养他力量,而是靠上主来给他力量。什么事情都交给上主,上主又滋养着他。他是以善为师,以不善为资,使一切复使归一,不断的用圣灵的眼光看一切就让整个万事万物回归到了它的本来。也就是奇迹课程说的用上主的眼光(圣灵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就拯救了整个娑婆,所有的弟兄就被你解脱了,你把他从一具身体里,也就是从这个支离破碎的虚幻世界解救出来了,就在天国了。是不是一样?归一的意思就是不再分裂了,归一到了同一个,也就是道这里。

圣人一直在做这个事情,所以“为官长”,就是保护人民。也就是耶稣说的成为兄长,老子说官长,是一个意思。因为耶稣在奇迹课程里边说,看到真相,我与上主合一以后,我再看见这些弟兄,你们就是我的弟兄,而我成为了你们的兄长。兄长永远都是为他的弟弟妹妹们好,带领他们去见真相,去合一。那么这个圣人在世间的运作,就是一回事。成为官长、长官。我们中国人在那个时候的封建社会,所有的官就是我们的父母,都把官视为父母。皇帝是最大的、最究竟的父母,是我们这个国家的父母。所以官长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兄长的意思了,就带领我们回归到一。

王弼在后面的解释就更加值得我们一读:知道这三个——知道我能我不能,知道其白又守其黑,知道其荣又守其辱。这完全是反世界的,也就像奇迹课程是反其道而行。世界是追求荣耀,追求世智辩聪,追求能干。老子却恰恰叫你不要去追那些,而要追这个如如不动本性。在这里,你就被一切德能充满,也就是上主大能充满你了,你就是圆满自足,你就非常平安幸福了。他劝你也是这样说,并没有要你学习那些仁义礼智。这个年代,大家正在学仁义礼智,这是不是头上安头的东西?仁义礼智是因为不知道——道,所以才用这些方式,又造作出我们要做这些事情,我们要守礼,我们要守孝道,我们要守这样道守那样道。当你回归到源头,认道为母,也就成了上主之子,你就回归到一。这个时候,你能够不仁不义不礼不智吗?你有大智,你真正有了大智慧,因为你爱人如己。根本不需要去另外造作的去学仁义理智了。所以,这里它滋养一切,要认无为之母,要守无为之母。守无为之母就是守道,这个才是我们的母体,一切都是从这里生出来的,只要我守住我是这个本体,守的意思就是承认我是这个,永远站在这里看,那么你还会缺什么呢?你就完全的回归了一体了。

最后老子来了个总结,这个总结是这一章的中心,很重要。“故大制不割”,大在前面已经讲了是指道,最大最大的就是道。大是指道、朴、源头、无极。这个制是指制裁、治理。我们就可以明白他的意思,就是说大道制裁万物是顺应万物的,是以天下之心为心,祂是承载,而不是割,不是去主宰、宰割它们。大道什么时候会出来抢个镜头?会让你看出是我在滋养你?所以你才迷失的那么深,你竟然不知道你是上主之子,你竟然不认识道。本来你是大道,因为大道不抢镜,不找存在感,不向你显现。所以你都认不出祂。你来自于祂,你却认不出祂来了。但是,道又一直在承载着你,又让你无法与祂割裂开来,无法与祂断裂而不认识祂,你终究会醒过来,认出祂来。

虽然语言文字不一样,但是大道真理完全都是同一个,而且要去看祂也都是同一个方法,都是不要再用你的世智辩聪的小聪明,虚幻自我的眼光,要选择道的眼光来看就行了。要认无为之母,要认这个道,我是来自这里。虽然道德经没有讲小我上主,没有讲道和祂的对,但是它叫你知其白守其黑。白就是你的能,你以为你能。黑就是上主本来,就是那个不变的永恒真相,对这个世界不知道。它同样是讲清楚了什么是靠近真相,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你要守住什么,你就不被这个世界所流转。仍然是在讲这个方法,仍然是把我们的我执放下。所以从支离破碎的分裂眼光来看,会看不懂它们是同一个,真理是同一个。你从真理这里来看,就是所有的方法都是一个方法,都是放下虚幻自我,用你真实的眼光,也就是道的眼光,圣灵的眼光,佛的眼光来看,你就认出你的真相了。你的这个眼光,你的如来本藏一直都在你内。

3.27-3.30了了网络直播课程终身制

笔录:了了分享文字编辑组编辑:共性愿意跟随了了做奇迹课程练习,可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