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思想的垃圾,不需要你做任何事,你只听真理就行了,因为你是空性的存在。你专注什么,什么就存在。你专注在真理,真理就存在,幻相就不在;你专注在幻相,幻相就存在,真理就不在。所以我们只要来看真理,幻相就自然消失了。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简译:曲明全,曲唯全,全则圆满。不执己见不枉费心机则直达。凹明盈,凹唯空,空则饱和,自性本自圆满。守护现成的平安稳定则保持清新。少取则真得,一门深入则得真实。贪多则反而导致自身的混乱。所以圣人只抱定合一、唯道是从的守道遵道眼光,以作为天下的法则。(除了上主、道的天律外,没有其它自然律。)
真义:放下自我眼光,就只有道的空静、清明、柔合之慧见,与万物融合,因深知万物之道(真相)。
“曲则全”王弼版的原文是“曲明全”,这三个字就是一段。意思是曲就明白全部了。老子只是做个比喻,不是说你去委屈求全,你就能怎么样。委曲求全最后得到的是压抑了自己,让自己深深的感到被剥削,被剥夺,只会变得无力,而并没有智慧,并没有真的看到那个圆满真相。这里的“曲”是要你用圆的眼光来看,这个圆的眼光实际上指的是一体的眼光。我们要把它理解为一体的圆满眼光,就是说我任何时候都站在圆满一体的这里来看,就看到全面。
在生活中又怎么实践呢?那就是当我跟人有冲突的时候,我不再用直线来看了,而是看参与在这件事情里的所有人的真相。真相永远是圆满的。先看虚幻世界里对方的角度,然后再看所有人的角度。后来我就发现我只想要这种眼光,我就祈祷让我看清每个人当下的真相。这种眼光就全面了,那就只会是圣灵的眼光,你就会发现没有任何矛盾,就像你刚才以为的发生(我被剥夺权利了、我被他削弱了……)全部没有发生。这就是全的眼光、一体眼光。
委曲求全,最后只是一个神圣小我,表面上样样忍着,总有一天会爆发、会恨这些让我委屈的人。这样只是让他不去看真相,逼着自己的自我来做到圣人的眼光,他必然是装模作样,到最后只是个虚伪的圣人。做这样的人更苦,我们不做这个,我们是要真正用一体的眼光、用这个全面的眼光、圣灵的眼光来看。所以我们一定要去看道德经真理的这一部分,不是用小我头脑来思考(我应该怎么做,做的更加的像回事……)而是直接放下这个虚幻自我。
“枉则直”枉是指不执着自己的所见,不执着自己的观点(意见),也不枉费心机,反而就直达真相,反而很快。因为你所看见的毫无意义,你所看见的一切全都是假的。你执着于自己的知见,其实你什么都没有看见,这只会让你远离圆满。不枉费心机就是不要再去做任何计划,不掌控,不评判。如果我真的需要做这个事情的话,就做一个简短的愿望,然后我就不再枉费心机了,完全交托出去。你会去做这个事情实际上也是一体安排你,也就是奇迹冲动——你没有枉费心机的去计划今天我要去讲什么,只是直接用自己的直觉就去了。你会发现今天是最完美的,你表达的东西恰恰是你最需要的,对方给你的也是向你证明你们两个是一体的。
有奇迹冲动了,你要知道不是你个人的,不要把它看成是个人的计划,永远都知道这是一体给我的计划,那我就它交托出去,让一体来完成它。不枉费心机、不执着己见,不会说:哎呀,我这样的人,恐怕做不到唉,我又没有学过那些,恐怕做不到。这就是执着于自己的己见,所以这一章主要讲的内容是放下自我观念。
“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洼wa其实读ao,就是凹下去的意思,凹的时候是明白盈满。这个洼实际上是指空。空是明白盈满,空是灵性的盈满。你本来是空性的存在,你在无知无觉无念的时候,你是满盈的,自性是圆满的,所以你非常的平安,非常的幸福,这个时候你什么都不缺,这个就叫洼则盈。这个时候你是凹的,因为凹才明白空性,它是装满了空性的。这跟幻相世界是反过来的,幻相世界是装满了东西我才是满的。恰恰装满的这些东西是根本没有东西可装,你脑袋里装了那么多知识实际上是一样都没有,全都毫无意义的东西,全是虚无的。当你彻底清把所有观念全部清空,你就发现你非常的有力量,非常的满意,什么欲望都没有,无欲、与世无争、品德非常的良善,这就是道本来的样子。
所谓的空就是我们的空性,它是饱和的,你只要装了一件事,它就不再是饱和的了,灵性就消失了。你挂碍着一念,虽然只是这一念,但是这一念就把你带到了整个娑婆,整个娑婆都装满了你。太划不来了,你要了小我这一念,就失去了整个天国。所以,空性是灵性的饱和,是真正实实在在的有,是本自圆满的。当你什么都不挂碍的时候,你才是盈满的,你才发现这才是真正的在。
“敝则新”你站在道这里去看任何事情就是很清新,看什么都是很可爱,看什么都是像第一次看见一样。开悟的人(圣人)看任何事情都津津有味、都是新的,因为他都是在看着道、看着自性,他没有成见、他没有过去的那些观念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事物,他没有评判。他永远保持像孩子一样快乐清新的心。
“少则得,多则惑”你越要的少,少到只要一念,只要一个,指的就是一门深入。从世间法来说,你一门深入只学一样,最后就是这个行业的权威,多了反而让你乱,贪多又嚼不烂,使自己混乱匮乏痛苦。特别是修行的法门,就更能说明问题了,一门深入的学奇迹课程,你很快就直达真相。认真读完正文也就两三个月时间,然后你就去做练习,一两遍后你就清明了,清明了以后再保持清明,再做两遍,就完完全全得到了真相,你就得到了上主的永恒本质。你再来看世间这些过去你没有去要的东西,就发现全都早就明白了,一通百通,在真实这个地方,你明白所有的。
从真实这里看就无所不知,完全是全知全觉。因为你知道的是全面的,知道的是万事万物的真相,他的幻相你不知也罢,因为你根本就不需要它。要叫你来算某个人在想什么、某个人的命、他从哪个省来的、他还要去干什么……你不知也罢,因为那是他的梦境,他的梦境是假的。他是上主、是我,这一点永远逃不脱,就像如来永远守着如来的本地。个体自我的眼光就如孙悟空一样的,他以为他18般武艺、他能72变、他再有多少梦境都离不开如来,他是如来,这些悟空啊、唐僧啊……全都是如来的念头而已,我只是如来就行了,我才不管那些世间的梦境。你是与弟兄的真相结合,你是与万物的真相结合,而不是与他的形象结合。
很多很多修行的知道的太多太多了,他知道整个成佛的道路,他简直背得下来那些程序,这些程序都是千年以来人类的谬误。看真相就是抛开你所有的知道,你知道的太多了,所以你一直在迷惑中,你看见真正看见真相的人了,你却一点都不相信,你宁愿永远迷惑下去,你不愿意看当下我就是啊、我就是佛。而且你还不断地要知道更多更多,用这么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最后只会死机,因为这些程序跟程序之间互相冲突,所以多则惑。因为真相没有多少这个概念,连一都不存在的这里才是真相。你还需要什么?你什么都不用抱着不放。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只抱一、只抱真相,也就是说只抱道才是真的,我只遵循道。以道是遵、为道是从、抱定合一的态度就是圣人应对天下的唯一法则,也就是除了上主的天律没有其他自然律。你把你所有的知道放掉,你就清清楚楚的认识什么是上主的天律,它在这里空明澄净的永恒存在,什么也不缺。当你有一念去担忧什么的时候都是杞人忧天。而这里空明澄净是无始以来永远都不变,这就是道的本来的真实存在,这里就是当下。把你所有的知道清理掉,我不再执着于我自己的知道了,我承认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到底是什么我都不知道,你内在就会出来——不知道我照样在,知道的时候我也在,不知道我也在,这个就是真正的你。所以圣人只抱着一,一是指合一的眼光,永远只抱着这个眼光作为看天下的法则。
3.27-3.30了了终极觉醒工作坊——网络直播课程笔录:如是、空空、初心、极乐果实、秋日雨丝整理:如是编辑:共性愿意跟随了了做奇迹课程练习,可添加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6288.html